1.3《青春期》“儿子15岁,以前还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但现在偷着上网吧,跟成绩不好的孩子玩,作业也不做。还特逆反,老跟我顶嘴。求他也不是,骂他打他也不是。我没招了!”家长管女士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以前的小绵羊变成现在的小刺猬?专家表示,青春期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变化会带来孩子行为的变化,家长需要适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来适应成长中的孩子,缓和亲子间的冲突。变说教为身教许多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说教。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教。比如家长天天玩电脑游戏没节制,却要孩子控制玩游戏,孩子当然不服气。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怕你,现在会反驳你你都天天打游戏,我就不能打?所以不要把温馨的家庭变成天天说教的课堂,多说不如少说多做。变命令为商量家长习惯对孩子用命令句:“你应该睡觉了,听到没有!”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不再惧于你的威慑,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或公开反抗。如果换成商量的方式,用温和的口气和孩子说话,就不一样了。比如“你是不是该睡觉了,你看这么晚了。”如果家长担心孩子不听,则可以用选择句,比如“你是八点一刻睡呢还是八点半睡?”这比没有商量和选择余地的命令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变否定为肯定家长总是无意中用否定句来否定孩子,这样的负面标签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好,成人的否定会变成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但孩子同样有好的一面,我们何不放过孩子不好的一面,抓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呢?让孩子看到希望,孩子也会在家长不断的肯定、表扬、欣赏中朝着好的一面发展。变唠叨为关爱恐怕没有哪个家长不对孩子唠叨的,这种习惯性的叨唠,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灾难。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长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因为这种爱被没完没了的唠叨、指责、说教给隔断了。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试着把自己的心态放回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那么,相信家长这种无条件的爱足可以软化孩子与你的对立。变管制为放手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所以需要严厉管制,不管就会没规矩,把心玩野了。殊不知这样的管制,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责任感,使孩子的自制力无从培养。为了挣脱束缚,寻求自我空间,孩子就会和家长对抗。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教会孩子去为自己负责,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变主角为配角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习惯于在前台当“指挥”,但孩子大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移身幕后,让孩子上台主演。这个让位很重要,是让给了尊重、民主、平等、信任,是给孩子让出了成长的空间,同时也赋予了孩子责任。如果不这样让位,孩子要么就长不大,要么为了自身成长的需要,用叛逆、对立来表示抗议妈妈:听风就是雨(恋爱问题)孩子:开玩笑?(是真的恋爱吗?),如果不是最好不开这样的玩笑,妈妈很敏感。博友来文】:我的孩子是男孩,现在15岁,正在某重点高中读高一。孩子生性善良,比较老实,较有爱心,中性性格,人前较内敛,要么不发脾气发起来不顾后果,喜欢街舞、音乐、看电子小说。初中时学习在班上比较优秀,但有时会出现波动,进入重点高中后,由于要求较高和高中自主学习要求较高等特点,他在班上的排名一下子就处于下游了,开学到现在的2次月考成绩不太理想,他正郁闷着呢。我并不认为我们之间有过彻底的有效的沟通,因为过去我没有注重教育方法,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说教式的教育,不厌其烦地教他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达不到要求甚至批评他,指责他,还动手打他,直到有一天他开始反抗,甚至反抗的力度越来越强,我才明白我的教育方法存在大问题,我知道,正是我过去的这种简单错误的教育方法才培养了它的叛逆情绪。现在回过头去想想自己怎么就像魔鬼一样啊!过去,我有太多的说教,他只是做个听众,我滔滔不绝,他一言不发,即使我是满怀真诚,把心都掏出来了,但却没有对方的回应,这根本就不是沟通啊,我最大的愿望是我们之间能达到那种好朋友式的真诚的、快乐的、无话不谈的那种沟通境界,现在看来我仍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啊!万幸的是我已经意识到自己教育方法上的严重错误,并且已经做出改变,我的第一个目标是杜绝争吵,做到尊重他,平等对待。面对他的错误我不再指责,而是鼓励他,给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