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骨灰级教练蒋兴权是中国篮坛受人尊敬的老帅,不过,有一次,老帅却因为一个新词语勃然大怒,差点与现场的记者发生冲突。事情的起因是某家媒体在一篇稿子里说,蒋兴权是“骨灰级教练”。“骨灰级”这个词经常在游戏里出现,说一个人是“骨灰级”,意思就是高得不能再高了,但蒋兴权认为,这个词就字面上的意思,是对他这个老年人的不尊重。他在现场对这家媒体进行了批评,当那家媒体的记者试图解释时,蒋兴权甚至想站起来进行理论,主持人只得匆匆宣布结束发布会。老帅因无法接受这样的新词语而导致发布会不欢而散,但是词语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越是繁荣的社会,新词语就越活跃,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新词语。―→词语变化1.什么是新词语?[明确]新词语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2.新词语产生的途径有哪些?[明确](1)自造新词语。“新造”是新词语产生的主要来源。新造词就是利用汉语中已有的构成成分(语素或词),按照汉语固有的构词方式来构造的新词。(2)吸收方言词语。作为新词语的方言词,指本来只在方言地区使用,进入共同语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使用比较广泛的词。(3)吸收港台词语。广义上说,普通话从港台地区吸收新词语,跟从方言中吸收新词语有相同的性质。只是港台等地的新词语对普通话词汇影响较大,可以看作是新词语的一种特殊来源。(4)旧词语的复活。有些词语只是暂时退出了日常交际领域,有时还会“复活”,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新词语。(5)旧词产生新义。有些词语通过借代、比喻等途径改变了词义,这可以看作是更广义的新词语。(6)吸收外来词。外来词是受外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词。3.应该从哪些方面规范新词语?[明确]使用新词语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外来词的翻译方式有哪些?[明确](1)典型的外来词是直接借用外语的音对应汉语相应的字构成的音译词,如沙发(sofa)、坦克(tank)等。(2)有的外来词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如因特网(internet+网)、卡车(car+车)等。(3)有的外来词主要是音译,但又能够从汉字的意义中获得词义的某种提示,如呼啦圈(hulahoop)等。(4)还有一种特殊的外来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还保持了原词内部的构成方式,如足球(football)、超市(supermarket)等。5.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新词语?[明确](1)宽容对待。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多元化的时代,新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所有新生事物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有较为客观的评价。对于新词语也是一样的,因此要求我们对新词语要有宽容心。(2)规范使用。新词语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才创造出来的,新词语的构造要符合汉语的构词规则,意义要比较明确,大多数人能够理解,而且经过时间检验被大多数人认可。所以有些不符合社会需要,也不被大家认可的词语,即使是“新”也不应该随便乱用。一、“反馈”:泛指信息、消息、反映等返回。“热点”:一是喻指国际上爆发武装冲突或矛盾激烈的地区,是英文“hotspot”的意译;二是喻指在一定时期内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或议论的问题。“超前意识”:对某种发展趋势具有走在时代之前进行思考的意识“传媒”:传播媒介,即向大众传播信息的手段和形式,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撞车”:喻指双方或数方搞的科研课题、文艺节目等由于信息不灵或计划不周而出现彼此重复或抵触的现象。以上这些词都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点。“高速公路”:专供汽车高速行驶的公路。这个词反映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以后,继续在博士后流动站深造、研究的学者。这个词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互联网”:由若干电子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人工智能”:利用电脑模拟智力活动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之一。这些词语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现代化“前卫”:本为军事、体育术语,指走在队伍前面的卫队或在球类比赛中担当助攻与助守的队员;现多指超前、时髦。这个词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思想的解放。“包装”:比喻对人或事物做修饰和美化。这个词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日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