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教学目标1、识记显微镜的使用要点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3、举例说明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4、阐明单一变量原则二、教学重难点1、举例说明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2、阐明单一变量原则三、学习与交流1、显微镜看到的物象是物镜和目镜的二次放大。物象的放大倍数=2、光线强时,使用和光线弱时,使用和3、判断物象的方法:观察物画在纸上,旋转180度,看到的即为物象。4、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之前,要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5、显微镜的视野是固定的圆形光屏,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成比),数目越少(成比)6、视野中的异物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或装片上7、如果镜头上有灰尘,只能用来擦拭。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包括、、、、。9、在一个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外,其余的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称为原则10、学生活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实验:(5)得出结论:四、典型例题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时,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是()A、变亮增多B、变亮减少C、变暗增多D、变暗减少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8个D、16个3、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用手擦B、用餐巾纸擦C、用纱布擦D、用擦镜纸擦4、刚上七年级的小红对显微镜充满了好奇,她通过显微镜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但也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你能帮她解决吗?(1)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了一个“上”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什么?为什么?(2)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在哪?五、达标检测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A、玻片上B、物镜上C、反光镜上D、目镜上4、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方B.向上方C.向左方D.向下方6、用显微镜观察葫芦鲜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5×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7、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多选)()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装片8、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A、光圈B、反光镜C、载物台D、通光孔9、小明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室外正在下大雨,碰到这种情况,他可以选用显微镜的哪种结构()。A.小光圈和平面镜B.小光圈和凹面镜C.大光圈和平面镜D.大光圈和凹面镜10.显微镜对光时,应首先()。A.转动低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B.转动高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C.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1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移动。A.右上方B.左下方C.左上方D.右下方1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的是5×目镜、10×物镜,第二次使用的是10×目镜、40×物镜,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多B.细胞较小,细胞数目较少C.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多D.细胞较大,细胞数目较少六、教学反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