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9课《小狗包弟》教学设计1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依据标准课程标准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教育技术标准:SETC•S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⑵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⑵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⑵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学习者特征分析K-5班学生较为活泼积极,可适当增加一些交流活动;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感知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2理解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3应用学生结合材料分组分别就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4领悟引导学生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让学生主动收集材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缩小时代差距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避免片面解读文本教学环境设计教师:准备以下材料:①文革资料②二战资料③全球环境恶化资料④德国的忏悔与日本的靖国神社参拜学生:1.预习课文,概括文章大意2.收集文革的相关材料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认知文本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AG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5自制2理解文本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JB促进学生归纳总结3自制3理解文本巴金的歉意AD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6自制4领悟文本提供发人深思的图片和材料GB引起学生思考15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一.情节情感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悲伤↓↓开端(包弟来历)——欢快→忧虑↓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结局(别包弟)——轻松→沉重→歉意二.一个人————→内心和谐↘↓一个民族————→走向理性→↓人类————→和平发展↗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以学生阅读探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