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1课前准备:同教学设计的课前准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师:(示意一位同学朗读课本P67内容,需课前跟这位学生沟通好)生:(朗读)师:通过刚才同学的朗读,我们知道健康既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我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这就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课前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了自我健康状况调查以及原因分析。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调查及分析结果交流一下。生1: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被同学传染得了腮腺炎,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星期没能上学呢;听妈妈说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还得过水痘,也是被传染的;我还得过好几次流感,那是因为自己身体比较弱,在流感盛行期被传染上的。生2:我有龋齿和近视,龋齿是因为我小时候特别爱吃糖,又不注意口腔卫生而得上的;近视是因为看书学习时不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以前我还得过甲肝,住了一个月的医院。生3:我有先天性心脏病;前年夏天我还得过红眼病,我妈妈说那是急性结膜炎,是被别人传染的。生4:我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出过麻疹;我现在有点贫血,可能跟我挑食有关。生5:我小时候得过蛔虫病,妈妈说是因为我不讲卫生而得上的。……(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在黑板上整理、记录,如下)你得过什么病?怎么得的?腮腺炎被传染水痘被传染流感体弱、被传染龋齿不注意口腔卫生近视不注意保护眼睛甲肝被传染心脏病先天性急性结膜炎被传染麻疹被传染贫血挑食蛔虫病不讲卫生…………师:同学们的课前小调查完成得非常好!而且在家长的帮助下对这些疾病有了一些了解。下面请看黑板上的表格,我们总结一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这些疾病,哪些是可以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生:腮腺炎、水痘、流感、甲肝、急性结膜炎、麻疹、蛔虫病是可以传染的;龋齿、近视、心脏病、贫血是不传染的。师: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正确。这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就是传染病。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板书: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师:课本上还提到了两种疾病:肺结核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将这两种疾病名称填入表中)这两种疾病是传染病吗?生:是。师:对。但是我们同学却没有一人得过这两种疾病。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生:听我妈妈说,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打过预防这些疾病的针。师:对。正是因为我们接种了疫苗,所以可以预防这些疾病。让我们看一下黑板上列出的这些传染病。(将表中的非传染病擦去)同学们能说出这些传染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吗?生:有的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如肺结核;有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如流感;有的疾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如蛔虫病。师:这些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展示炭疽杆菌、肺炎球菌、HIV病毒、SARS病毒、蛔虫等几种病原体的投影片)这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三类病原体。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病原体能够引起什么疾病?生:结核杆菌能够引起结核病;肺炎球菌能够引起肺炎;HIV病毒能够引起艾滋病;SARS病毒能够引起非典型肺炎;蛔虫卵能引起蛔虫病。师:正确。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生:想!师: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不好?生:好!师:课本上有两段关于流感、肝炎两种传染病的资料,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结合后面的讨论题,四人小组讨论:这两种疾病在流行过程中经过了哪些环节?是怎样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建议同学们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加以说明。(学生看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并至少参加一个小组的讨论)师:好,停止讨论。请各小组代表交流一下讨论结果。生1:我们小组认为,流行性感冒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流感病毒(甲同学饰)随着飞沫从患者(乙同学饰)体内到空气中,通过空气到了周围抵抗力差的人(丙同学饰)体内,这个人(丙)就患上流感了。流感流行经过了流感患者、空气飞沫和抵抗力差的人三个环节。(解说的同时组内三个同学参与表演,加以说明)生2:我们小组认为,肝炎是通过饮食传播的。肝炎病毒(甲同学饰)留在患者(乙同学饰)用过的碗筷(道具代替)上,其他人(丙同学饰)再用这样的碗筷,就容易患上肝炎。肝炎流行经过了肝炎患者、餐具等传播途径和容易被传染的人三个环节。(解说的同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