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2)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2.过程与方法(1)用读图归纳、分析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2)阅读图文理解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3)利用数据对比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快乐点击1.自然资源与我们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2)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但其后果则不同。其一,无节制开发和利用,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使人类生活和生产受到威胁;其二,合理地开发利用,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负荷能力,就能保持可持续发展。(3)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有些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循环使用,属可再生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等,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对非可再生资源:如何节约利用和综合利用,以及寻找新的代替品。对可再生资源:如何保护和促进更新,以及最充分地加以利用。活动问卜阅读下面材料,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①我们吃的小麦、大米等粮食,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②我们学习用的书本、纸张等原料来自森林木材。③你能补充更多的实例吗?活动(2):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下面资料,谈谈你的看法。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使地表营养大量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成为不毛之地。原来绿色的树林消失了,肥沃的良田荒芜了。资料二:20世纪90年代,淮河水遭受严重污染,部分河段变为废水。位于淮河干流上的重要城市蚌埠,一直依靠淮河供水。淮河污染,使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排队买水。你从报纸、电视等媒体见过类似的报道吗?请举几个实例,说明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下面的一组数字,既值得我们自豪,也提醒我们对“地大物博”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我国资源总量大,品种齐全,是当之无愧的“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对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不善,使资源遭到不应有的破坏,因此资源紧张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总量丰富的一面,又要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从而科学地、合理地去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环境。活动(3):请你对下面几种行为作出解释和评价,并且说明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活动(4):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你能做些什么?请完成下面的倡议书,并付诸行动。倡议书同学们,为保护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如:积极参与社会宣传活动。(更多的倡议,请你提出)××中学××223年4月22日热点考点聚集命题方向1.考点:(1)通过漫画,材料分析等形式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2)通过漫画,材料分析等形式考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