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作文指导学写现代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运用意象表情达意;语言讲究韵律;适当运用艺术手法。2、能力目标:能写作现代诗。3、德育目标:提升艺术品位,丰富审美情趣。二、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三:教学难点:利用意象表情达意。四、设备教具:多媒体教室,CAI课件。五、教法设计:注重启发,调动学生思维;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其中CAI课件背景音乐贯穿整节课,音量根据需要调节);通过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六、学法指导:利用学生已有的诗歌知识、根据高中生对诗歌的浓厚兴趣,指导学生通过感受、思考、归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零星认识上升为系统把握,由知识上升为能力。四、教学步骤:(一)导入:1、请卢祝优同学配乐朗诵自己的诗作《我》(见附录1)。课件播放:背景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展示图片百花盛开的春天、扬帆的小船、小鸟自由飞翔于森林、带露的蓓蕾……2、引导:这是卢祝优同学写于周记中的一首小诗,同学们听了以后是不是也想拿起笔来抒发自己激情呢?或许你会问:怎么样写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诗。3、课件播放:课题、诗歌写作的一般特点(见“知识目标”)。(二)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创作的特点:1、运用意象表情达意(1)讲话:我们学习诗歌时,已经对诗歌意象有所了解。意象就是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的结合。诗歌运用意象表情达意,才能避免平铺直叙,没有意象就没有诗歌。(2)举例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表现作用。①课件播放: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见附录2)引导归纳: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细节使意象鲜明突出。②课件播放: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见附录3)引导归纳:一组或一串意象表现丰富的感情。(3)练习,启发学生掌握意象的特点及运用:①如果要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落泊的寂寞的状态、因为某原因放弃写作等,可以选择怎样的意象来表达呢?请将题中左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学生口答然后明确)课件播放:用线将左边的思想感情与右边的意象连接起来:思念一技野花/在挎包上颤巍巍落寞老鼠在顶楼/研究你积累十年的手稿热爱故乡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浆橹弃文胡子长发都是狂涛②讨论然后分组抢答:表现大城市街道的喧嚣,可选用哪些意象?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红绿灯、嗽叭、车铃、霓虹灯、商店里狂吼的流行歌曲、斑马线上提心吊胆的人群……③练笔:选用一个意象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或反映某种社会生活。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点评好中差作品三篇。(4)小结:判断诗作有无诗意,关键看有无运用鲜明的意象来表达情意,这也是这所以称散文诗为“诗”的根本原因。同学们如果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写出来的东西就可以叫帮“诗”了。2、语言讲究韵律,增强诗歌的音乐性:运用一些艺术手法,增强表达效果(1)启发:要将诗写得更好,还需要掌握其它一些技巧——讲究点韵律(包括节奏和押韵)和特殊的艺术手法。(2)引导学生注意诗歌韵律的一个方面:节奏。①播放课件:配乐朗诵徐志摩《沪杭车中》(见附录4)。引导学生欣赏:该诗一顿或两顿的居多,节奏显得急促,很好地表现乘车看到的景物快速多变的特点,表现诗人由此引起的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归纳:诗歌节奏要符合感情节奏。②播放课件: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见附录5)。思考:后两行为什么要分行?引导理解:合符上文第每行顿三次的停顿;还可提高抒情速度。归纳:节奏要符合内部停顿。(3)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的另一个方面:押韵。①提问:诗歌押韵有什么作用?明确:押韵有利于音韵美。②引导:诗歌的押韵除了起到音韵和谐的效果外,还影响诗歌的内容。课件播放:朗诵李清照的《声声慢》、普希金的《致大海》。(见附录6)学生思考:各押什么韵:表达感情的效果如何:引导明确:前者押“¡”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现作者凄婉的感情。后者押“ang”韵,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归纳:押韵影响诗歌的内容。(4)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艺术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简略介绍呼告、排比、反复、对偶、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