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教科书基于学生对频率、概率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游戏的公平性,并能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条件的摸球游戏。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外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数学教学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渐次梯进的课堂组成,因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应满足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或者说,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本课《摸到红球的概率》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概率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随机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试验,理解游戏的公平性,并能根据不同问题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条件的摸球游戏;2.过程与方法: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合作交流过程.发展学生的随机意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3.情感与态度:在试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概率的意义及古典概型的概率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2、初步理解游戏的公平性,会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3、根据题目要求设计游戏方案。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游戏的公平性,会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2、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结合本节课内容主要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手段和教具准备:自制球箱,准备了红、白色乒乓球若干,并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平台。二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创设冲突,导入新课;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在自我挑战过程中获得和巩固新知;更上层楼,突破难点;智力大比拼,巩固练习所学知识;课堂小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创设冲突,导入新课活动内容:六人为一小组讨论:在一个装有2个红球和3个白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小明获胜,摸到白球小凡获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活动目的: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曾主张在教学中“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人为的为掌握知识设置各种矛盾”,在互相冲突中“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不断上升”。对于这个游戏的公平性的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和教学难点之一.有学生会坚持认为摸到红球和白球的概率相同,认为游戏是公平的。从而产生学生认识问题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顺利的导入新课,带领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第二环节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新知活动内容:(1)各小组进行摸球实验,记录每次实验的结果。(2)统计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填充在课件中链接的电子表格中。随着实验结果的累计,摸到红球的频率会稳定在0.4附近,摸到白球的频率会稳定在0.6附近。(3)得出结论。小凡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从而确定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4)学生口述解题书写思路,课件展示解题的完整过程。(5)小组讨论总结:在一个双人游戏中,游戏公平与不公平最终怎样判定。(6)利用刚刚得到的结论,按题目要求设计游戏。活动目的:(1)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统一验证猜想。(2)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3)归纳总结,突破难点。(4)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游戏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方便条件。第三环节在自我的挑战过程中获得和巩固新知活动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