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直奔文章关键,中心突破1.速读课文,找出一些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大意。明确:从标题和开头都可以看出文章要谈的是对宇宙未来的预测,初读文章就应该找出与这一预测有关的关键词语,最重要的应该有两个:“膨胀”与“坍缩”,然后进一步找到与这两个词相关联的其他关键词:“平均密度”和“暗物质”,即可基本把握文章大意。2.细读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弄清这些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的观点。明确:作者的观点是:宇宙的膨胀和坍缩与宇宙的平均密度有关,如果平均密度小于某个临界值,就会永远膨胀。如果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值,宇宙就会坍缩,时间本身就会终结。事实上,现在的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但宇宙的未来是膨胀还是坍缩,仍尚难定论。二、根据要求筛选信息,并加以归纳整理1.根据作者的论述,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宇宙物质最多是“临界值”的百分之一,似乎不足以使宇宙坍缩。然而作者又指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是什么?(答题指导:解答这道题,应寻找出文中相关的段落,把握关键的语句,巧妙联系观点与材料,搞清楚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示例: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的证据有两个。一个来自于螺旋星系,如果没有暗物质的引力作用,这些旋转的星系早被甩开了。另一个证据来自星系团,这些星系团“成团地集中在一起,其中个别星系运动速度非常高,若不是存在暗物质,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2.在说明现在的宇宙密度可能处于临界状态,作者列举了两种假说,即“人择原理”与“暴涨理论”试解释什么是“人择原理”与“暴涨理论”。示例:“人择原理”:说到底就是“存在即合理”。可存在多个宇宙类型不同的宇宙,只有那些接近于临界密度的宇宙,才能存活足够久的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才有我们这些智慧生物去问这个问题。“暴涨理论”:宇宙本来是一个很微小的尺度,经过了不断加倍的暴涨,非常快的接近于临界密度,现在仍然非常接近于这个密度。“人择原理”可以否定接近于临界状态的宇宙中有暗物质的说法,“暴涨理论”可以支持“有暗物质的理论”,作者倾向于后者。三、重点段落精读1.课文第6段中的“幸运的是,数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言外之意是什么?这样说有什么好处,再从课文中选几个事例来说明。示例:言外之意是,宗教预言屡屡失败,不断另立新说,以摆脱尴尬局面。这样说,有利于在演讲时创设轻松愉快的情绪和气氛,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抓住听众的心,使演讲的内容更容易为听众所接受。其他地方比如:“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即便宇宙将要坍缩,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2.课文第9节。根据文意,作者认为人类不能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理由是什么?文中举“旋转轮赌盘”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示例:作者认为宇宙遥远的未来不能预测,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通过举“旋转轮赌盘”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物理方程的解是不稳定的。3.课文的最后一节:根据段意作者认为人类能否预测宇宙的未来?为什么?在这一段中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是什么?示例:作者认为人类无法预测宇宙,这是因为“宇宙虽然受定义很好的定律的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去预言将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从以下词语或句子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原则”“似乎”“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四、拓展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思考下面的问题。一种观念,如果仅是直观的泛说,而未加以分析,很难形成理论体系,当然也就不易接受和“操作”。对传统文化观念进行现代诠释亦即证明,是我们提倡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观念,不能视为几何学中的公理。如“天人合一”,今天借用,就必须确定“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