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引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是诸子百家思想,因此人们常说:事业上要取儒家的进取心,精神上要取道家的自由心,行为上要取法家的规矩心,生活上要取佛家的慈悲心。孔子负责八小时以内,庄子负责八小时以外。——于丹在八小时之内要以一种儒家的职业化标准要求自己,为这个社会去尽一份道义和良知,在八小时之外,人的那种自由、闲散,善待生命中的每分每秒,这则是庄子给我们的逍遥游。出示课题——《庄子·天下》——无端可寻,无边可见的文辞【解题】“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天下》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学习1、3则】翻译、复述、梳理这两则内容要求:①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集体朗读。②1、3号位同学分别翻译1、3则内容,2、4号位同学分析寓意。③时间10分钟。播放视频《运斤成风》对比原文。【第1则】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译文】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一个泥瓦匠,在干活时,有一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泥飞溅到他的鼻尖上,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即使如此,我的对手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启示】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Ta,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知音何处寻?(作文素材积累)搜一搜:“知己好友”历史名人。1、管鲍之交2、伯牙与钟子期3、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4、李白与杜甫5、柳宗元与刘禹锡6、马克思与恩格斯……【第3则】见视频《浑沌之死》或《浑沌开窍》【译文】南海之帝名叫倏,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名叫浑沌。倏和忽经常一起在浑沌的地上相遇,浑沌待他们很好。倏和忽商量怎样报答浑沌的友情,他们说:“人们都有眼耳、鼻、口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浑沌什么也没有,我们就试着为他凿开七窍吧。”于是他们就为浑沌凿七窍,一天凿成一窍,凿到第七天,七窍全凿通时,浑沌就死了。【寓意】成人之美,予人方便,知恩图报都是做人的美德。但是,倏与忽却一片好心,使恩人遭受了灭顶之灾。本来为了报答混沌的善待之恩,却断送了恩人的性命。良好的主观愿望,因违背了客观规律而导致了不想要的后果倏与忽始料未及,只有扼腕痛惜。第二则的学习师讲解。第2则:原文: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译文】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伯昏无人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跟了。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