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崖之辞一、教学内容分析《无端崖之辞》节选自《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选读的篇目,主要学习庄子到家思想和他那种超然外物的精神。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写出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文言现象,能正确翻译文章。2、过程与方法: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重点难点】1、重点:疏通1、4节文意,学习和掌握重点字词“期年、已、厌、揭、趣、干”。2、难点: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先秦的文章,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在字词方面有难度,但课文下的注释比较详细,字词问题可以独立自行解决,要给学生时间预习才可以达到疏通文意的效果。对于文章的奇妙艺术和深刻的思想智慧是这一章节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的吃力,老师的讲解好引导才是关键所在,只有在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讲解相互配合下,才能到达到真正授课的目的。预习设计: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读课文、看注解,将不理解的部分用红色笔加以标注。在利用手头的字典查询,把还不懂的问题再加以标注,等待课堂上解答疑惑。【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庄子: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二、读准字音郢()垩()斫()儵()缁()犗()会()稽期()年錎()骛()鬐()侔()腊()辁()鲵()鲋()四、教学过程一、导读1、导入新课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大智慧。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今天,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2、目标解读齐读学习目标,教师解说重难点。二、自究1、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写出加框字词的字音和含义,注明划线字字义。①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②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2、合作探究“运斤成风”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请说出有关“知己好友”的历史故事及相关人物。三、展评1、激情展示①口头展示:吐字清,声音亮,言简明,理清晰。②书面展示:写工整,理清晰,答规范,突要点。2、高效点评①学生点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②学生点评要求声音洪亮,体态大方。四、检结1、当堂检测:翻译句子: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