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2.6《别了,哥哥》教案(沪教版第四册)VIP免费

高中语文:2.6《别了,哥哥》教案(沪教版第四册)_第1页
1/3
高中语文:2.6《别了,哥哥》教案(沪教版第四册)_第2页
2/3
高中语文:2.6《别了,哥哥》教案(沪教版第四册)_第3页
3/3
六别了,哥哥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抉择中,作者抛弃金钱权位,追求真理,不惜献出生命的高尚人格。2、把握诗歌直抒胸臆的抒情特点。说明:殷夫是红色鼓动诗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别了,哥哥》写于1929年“四一二”事变两周年之际,是一首纪实性诗作。作为一篇与自己阶级彻底决裂的宣言书,它是决绝的反叛之歌,更是对于真理的激情的礼赞。但这首诗没有当时的许多革命诗歌标语化、口号化的通病,而是一首能够从情感上打动人的诗篇,能把“手足之情”与“阶级仇恨”两种对立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为了能让学生把握住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词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但真挚饱满的情感内涵。同时,作为纪实性红色鼓动诗,时代背景对学生理解诗人与自己的阶级决裂,投身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和课内补充的形式为主题理解做好铺垫。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反复朗读指导的基础上,圈画字词,品读体会诗中真挚复杂的感情状态。理解诗人在生命抉择中,无畏高尚的人格精神。2、难点:把握作品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说明:这是一篇能以真情动人的诗歌作品,体会诗中字里行间感情,对高中学生而言,应该避免被动式地接受,要调动他们丰沛敏感的情感,在反复朗读,圈画字词体会中实现情感共鸣的产生。朗读形式安排上,要适合学生实际的朗读水平,丰富多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心理共鸣1、二十岁是令人向往的岁月,如果二十岁生活你现在可以选择,你希望自己拥有怎样的一种的人生?2、当年,二十岁的殷夫也满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但是个人的前途总是和时代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殷夫所面对的中国不是今日这和平、发展、强大中的中国。他的中国是黑暗的!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希望、憧憬。拉近学生和作者的心理距离,激发他们关注年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后面情感把握作铺垫。背景介绍铺垫感情1、请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2、根据学生介绍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补充,总体概述。学生交流预习作业。可以包括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国民党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搜集资料,整理概括的过程,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减少课堂教学中对历史背景的单向灌输。同时,又为朗读作了情感铺垫。朗读课文1、殷夫的中国是动荡、迷惘、伤痕1、学生散读。齐读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用心爱心专心初步感知累累的中国,是新旧政权,新旧文化,新旧思想剧烈冲突转变中的中国,选择哪条道路,成了当时每个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抉择,二十岁的殷夫也是。而他正是用他刚健雄浑的诗歌呐喊出自己的决定,自己的前途。请有感情地散读课文。2、齐读正音。3、朗读上该如何把握标题“别了,哥哥”感情色彩?4、自读诗歌,体会哪些段落突出了这份手足之情?哪些段落突出了决裂之情?圈画出情感表现强烈的词语,朗读体会。正音。2、组织学生小组朗读交流。体会到坚定的阶级决裂外,还包含一种真挚的手足之情。3、学生阅读课文,对关键的句段进行圈划、品读。的朗读兴趣。并以朗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并在情感深化的基础上引出主旨理解环节。同时强化学生良好的阅读圈画习惯,落实文本理解。深入课文理解主旨1、散读理解,哥哥为殷夫指引的是一条怎样的路,而他自己渴望奔驰的又是怎样的一条前途?2、在这场决裂取舍中,他告别了什么,又渴求着什么,将面对的又是什么?3、殷夫所“饥渴着”的“永久的真理”具体来说是指什么?4、这一舍一取中体现出殷夫怎样的思想境界?1、学生圈画关键词句,概括出两条路的特征,并抓住比喻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歌表现内容。2、在作者生平及家庭背景的补充基础上,学生深入理解“真理”一词。3、学生整体把握诗歌主旨,交流对殷夫思想境界的具体理解。强化在诗歌理解中,对关键字词意义深入挖掘的能力训练。并适当巩固常见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交流感想,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主旨和思想境界。引申拓展写作积累1、有的人活着,为名为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2.6《别了,哥哥》教案(沪教版第四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