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交通运输(第2课时)学校课题名称教学课时2课时学生年级八年级学习科目人教版地理八年级执教教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运用地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材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整理和加工的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实例练习,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认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发展观。2.源自生活的实例练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乐趣。3.通过认识我国交通发展情况,培养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学情分析:本节前半部分内容和生活联系密切,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生活常识,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热点时事提问,这样学生易懂并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后半部分内容学生不感兴趣,加上涉及的地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师可根据前面所学编一些接近生活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兼顾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有关的知识。三、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重难点:1.教材分析: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展经济以及各地之间政治,文化和对外交往都离不开交通,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初中地理的重点,是学好人文地理的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运用地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说出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教学难点:1)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2)我国铁路运输网络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课前准备《交通运输》的课件、课本中的相关图片、学生自主学习卡18五、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和讨论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境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老师说出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生答:交通运输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定向自学1.老师发自主学习卡;2.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板书提纲;3.教师巡视、督促、个别指导、反馈学情。1.自学课本P84—P86,图文结合;画记书中重要的知识点和关键词;2.独立完成自主卡导学提纲,3.对教材内容和思考题进行自我质疑,把不懂的地方记录在自主卡的质疑栏内。让学生有目的性地阅读和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知识的归纳小结能力。小组研讨教师督促、小组指导、反馈学情。交流导学提纲答案,小组内讨论疑难问题,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质疑,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点,小组组长记录下来。小组内重点讨论导学提纲的能力提升3题。学会探索问题的技巧,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展示点评精讲引导学生读P84第一段,老师问:“要致富,先修路”告诉我们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让第一组学生展示基础知识训练1,再让第二组评价。答案: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让学生明确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引导学生读P84图4.1,老师问:时代在进步,交通工具也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而变化,那么交通工具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第三组学生看书回答问题,第四组评价。让学生评价人类历史上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引导学生读P85第二段和图4.3,老师提问:现代运输方式种类多样?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第五组学生展示基础知识训练2,第六组评价。答案:自主卡导学提纲第二题表格让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并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老师引导学生读P85第一段和图4.2,可以提问:我们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时,除了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外,还会考虑哪些因素?第七组学生展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