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3.知道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下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业。三、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四、教学准备: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问题;音乐与图片整合播放,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感悟能力,深刻领会本区的自然魅力和交通的艰险,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视频主要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分布及原因。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播放音乐——《青藏高原》一曲天籁之音把我们带进了我国的哪个地区,有谁去过请举手?它真的离我们这么遥远吗?想不想在我们旅游考察队的带领下先欣赏一下雪域高原的魅力?(师生边听音乐边欣赏)青藏地区不但景色迷人,物产也富有。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青藏地区去领略它更多的风采。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欣赏旅游考察队整理的幻灯片——青藏地区风景组图老师: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找出你已了解的知识点和本节课你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知识点。老师:板书——青藏地区(二)新课讲解1、先锋考察队以各考察队为单位讨论,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引领大家学习,准备时间3分钟。学生:先锋队代表给同学们解释制作的幻灯片:1.介绍其中图片的意义,2.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检测学习内容。(1)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省的西部;被()、()、()、()、()山脉环绕;面积占全国的(),人口仅占()左右。(2)本区的气候特点表现在:()、()、()。(3)大部分人口以()族为主,多信仰()教,其宗教圣地位于(),他们的主要食物为()。生态队代表为该队做评价。老师评价:该队代表注重了读图记忆学习法,体现了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值得我们学习。过渡:下面看生态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2、生态考察队学生:生态队代表给同学们讲解制作的幻灯片:(1)以提问的方式引领学生观察本区珍稀动物图片。(2)面向全班同学提问、检测学习内容。(3)由先锋队为该队做评价。(1)本区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指()、()、(),它们的源头组成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西藏自治区的主要河流是()。(2)为什么本区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请用一个字表达出来:()。(3)本区为什么会雪山冰川众多?也请用一个字表达出来:()。(4)本区有哪些珍稀动物:、、。老师评价:该队代表同样注重了读图记忆,介绍清晰、条理,普通话很甜,值得我们学习。老师补充:为突出本区的地势特点——海拔高,引用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代表的含义是什么,让同学们理解感悟。过渡:下面请资源队和农业队代表为同学们展示:3、资源考察队搜集当地的矿产及能源介绍给同学们。学生:(1)资源队代表为同学们介绍幻灯片中每一幅图片的代表矿产及能源。(2)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点解释其能源存在的原因。(3)由农业队为该队做评价。老师评价:该同学虽然有点紧张,但总结能力非常棒,还引领我们复习了以前的知识,让我们理解深刻。过渡:看我们的农业队代表已经迫不及待了,快展示吧:4、农业考察队学生:农业队代表给同学们解释制作的幻灯片:(1)给同学们展示本区代表农作物和代表牲畜图片,引出问题——它们的毛都比较长,为什么?(2)让学生带着疑问,观看本区的农牧业视频,解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