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2、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了解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目的。【课时安排】2个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相关知识作者介绍:杜牧,唐代诗人,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著有《樊川文集》。解题:阿房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为了建筑阿房宫,秦发“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工程浩大,耗费民力财力极多,加剧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促使农民起义的爆发。秦亡后,此宫为项羽所焚,现尚存夯台基。这个历史教训,就是杜牧在赋中所表现的讽喻意义。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铺陈文采,描写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对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二)指导学生自读学习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识【知识梳理】(一)给加点的字注音阿房宫(e)廊腰缦回(man)囷囷焉(qun)蜂房水涡(wo)媵嫱(yingqiang)梳晓鬟(huan)剽掠(piao)鼎铛玉石(cheng)逦迤(liyi)锱铢(zizhu)架梁之椽(chuan)庾之粟粒(yu)横槛(jian)(二)文章重点梳理第一段重点词语解释(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盘盘焉,囷囷焉(相当于“然”……的样子)(3)不霁何虹(雨过天晴)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2)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向北向西)(3)廊腰缦回(名——状,像人腰)(4)檐牙高啄(名——状,像鸟嘴)(5)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6)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7)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古义:跑今义:行(2)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思,明争暗斗。(3)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雨雪晴阴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默写翻译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第二段重点词语解释(1)绿云扰扰,梳晓鬟也(纷乱的样子古代女子环形的髻)(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词类活用1、辇来于秦(名作状语,乘坐辇车)2、朝歌夜弦(名词作动词,歌唱;奏乐)3、鼎铛玉石(名词用作动词,把鼎当做;把玉当做)4、金块珠砾(名词用作动词,把金当做;把珠当做)古今异义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名的人。2、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默写翻译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依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迤逦,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第三段重点词语解释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量词,一把)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词类活用楚人一炬(放火)古今异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特殊句式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默写翻译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第四段重点词语解释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假使,爱护)词类活用族秦者秦也(名作动词,灭族,杀死一族的人)特殊句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判断句默写翻译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第二课时一、赏析探讨(一)、朗读课文(二)自读课文,并讨论以下问题用课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阿房宫的来历。“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宫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