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强少年始》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生自强少年始》说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自立自强。也就是说自强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一个人的成功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赋,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环境,而在其是否具有坚定的意志,坚强的决心和明确的目标。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总会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现在中学生。在困难和逆境面前常会手足无措,或是自暴自弃。因此,解决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培养自强的品格。通过教学使学生向在困境中成才的成功者进行比较分析,认识自己,从而树立自强精神,制定人生的目标和走向成功的方法,坚定地走下去必然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本节课就以自强为题展开。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初步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积极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树立自强观念;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抛弃自弃的心理。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懂得自强的含义、了解自强精神的表现、作用;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过程与方法目标:举例说明自强的意义;亲身实践体验自强的重要。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自强的含义及其精神表现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确定为重、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易产生疑惑突破方法是通过创设情境,从具体材料出发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2)自强的意义和作用也是本节的重点。确定为重点的依据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是否自强不息,讲清自强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培养自强品质的愿望。突破方法是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小小故事会、读寓言故事思考交流等活动,从正反两方面来体会自强的意义,进而产生要主动探究培养自强品质方法的强烈愿望。这也为下节课培养自强品质方法打下基础。说教法: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主要采取了(1)多媒体电化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运用影像、图片、声音等再现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分组合作、主体参与、活动探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班内交流,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3)创设情境:利用影像资料《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歌曲《男儿当自强》的艺术感染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情感上作出正确选择——从少年开始就要自强,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说学生分析及学法指导: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得学生们身上自立自强精神非常缺乏,少数学生遭遇到家庭变化、学习上的挫折之后,无法正确面对,易产生自弃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以下环节的设置:创设情境——体验自强;合作探究——感悟自强;分析材料——学会自强;内化知识——我要自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说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1)学生准备:结合教材内容收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故事。(2)教师准备: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说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情绪体验,引出课题。(8分钟)多媒体展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启发提问(多媒体展示):这位普通的哥哥具备的什么品质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中国?他的哪句话最能打动你?(引发学生思考分组合作探究、讨论、总结发言得出自强精神的含义。)[设计意图]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内心的感化,,因为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活生生的人,欲先动其心,必先动其情,先要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自主感悟到面对残酷的生存挑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让学生体会到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从而产生想培养自强品质的强烈愿望,主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