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总结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3.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重点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史实,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难点如何理解中国军民的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梦想。教法讲授法、比较法、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复习巩固】【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教学过程】知识点1三元里抗英阅读思考:1、试分析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英军入侵(2)清廷腐败(3)优良传统2、三元里抗英斗争有何意义?提示: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知识点2左宗棠收复新疆阅读思考:1、试分析“新疆危机”的国际背景是怎样的?2、左宗棠为何能成功收复新疆?有何意义?知识点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阅读思考:1、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2)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态度。2、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有何意义?知识点4义和团反帝运动阅读思考: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2、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3、义和团运动有何意义?【重难点阐释】1、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过程,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2、为什么说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04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思考:(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外还有什么行动?概况如何?(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课堂小结】左宗棠收复新疆政府官兵英勇抗敌黄海海战三元里抗英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人民群众英勇抗敌义和团反帝运动板书设计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