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及内容元素周期律(3)第教时(累计第教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目的要求1、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2、元素金属性周期性变化。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重点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课后小结教学过程:金属非金属1112131415161718NaMgAlSiPSCl(Ar)与水反应:冷水热水高温与H2化合:高温蒸气加热光照剧烈程度:>>对应氢化物:SiH4PH3H2SHCl与酸反应: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Na2OMgOAl2O3最高价氧化物:SiO2P2O5SO3Cl2O7对应水化物:NaOHMg(OH)2Al(OH)3对应水化物:H4SiO4H3PO4H2SO4HClO4碱性:>>酸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用心爱心专心2、11~18号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为:金属性逐渐__减弱__,非金属性逐渐__增强__,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其他元素的性质,可以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__周期性__的变化。4、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①从金属元素的单质跟酸(或水)反应置换出的氢程度判断,若置换出氢的反应进行得易,这种元素金属性就强,反之则弱。②从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若它的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则这种元素金属性就强,反之则弱。③金属间的置换反应5、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①从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若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则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就强,反之则弱。②从非金属元素的单质跟氢气反应生成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反应进行得越__易__,则生成的__气态氢化物__越__稳定__,则这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就越弱。③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四、元素周期律1、通过以上事实,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条规律:元素的__性质_随着__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__而呈__周期性_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__元素周期律__。2、元素__性质__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_核外电子排布__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即元素原子__核外电子排布__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__性质__的周期性变化。【例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半径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A.LiIB.NaBrC.KClD.CsF【例2】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B)A.SiO2YB.还原性X-YD.酸性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