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八年级数学《3.1图形的旋转》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教学重点:旋转图形的性质旋转图形的画法教学难点:旋转图形的性质旋转图形的画法课时:课型:新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手工制作:制作一个小风车.2、欣赏日常生活中部分物体的旋转现象.提出问题:⑴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⑵生活还有类似的例子吗?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二)图形的旋转1、在学生看与做的基础上,得出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2、操作活动(1)将一块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CB的位置问题: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2)将△ABC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C/的位置。问题:度量∠AOA/、∠BOB/、∠COC/的度数,线段AO与A/O、BO与B/O、CO与C/O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要求,实际度量相关角的度数、相关线段的长度。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观察和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涵义及性质。练一练:P75练习1,P76习题3.11三、尝试应用:⒈已知线段AB和点O,按下面的方法画出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图形:课本给出了作图方法、步骤,要求学生阅读、理解给出的作图语句,画相应的图形。⒉在图3-4中,画出△ABC按顺时针方向绕点O旋转120度后对应的三角形。五、课堂小结1.从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2.通过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技能。教学反思:课题:_____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1)____教学目标:BNBOB′A′MOA1.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中心对称的性质.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画法教学难点:中心对称的性质.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画法课时:2课型:新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展示几幅图片(1)几幅轴对称的图片(2)几幅中心对称的图片2、利用课本提供的两个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他们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如果将其中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能与另一个重合吗?3、引出概念: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叫做对称点。(二)、.探索活动活动一用一张透明纸覆盖在图3-5上,描出四边形ABCD。用大头针钉在点O处,将四边形ABCD绕点O旋转180度问题一: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吗?问题二:在图3-5中,分别连接关于点O的对称点A和、B和、C和、D和。你发现了什么?活动二中心对称与轴对称进行类比轴对称中心对称有一条对称轴——直线有一个对称中心——点图形沿对称轴对折(翻转180度)后重合图形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重合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称点连线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课堂小结⒈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中心对称的性质;⒉经历利用中心对称基本性质作图的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教学反思:课题:___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2)____教学目标:1.比照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关系,认识中心对称图形,2.知道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学重点: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教学难点: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课时:2课型:新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欣赏图片: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共同回顾轴对称图形,某图形沿某条轴对折能重合,那么有没有什么图形绕着某点旋转也能重合呢?有没有什么图形绕着某点旋转180能够重合呢?(二)、新知探究⒈引出概念:中心对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