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收集数据的两种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2、回顾抽样调查收集数据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3、理解频率、频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4、理解并掌握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且能根据统计结果对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共同对本章知识的回顾与讨论,使学生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2、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课堂练习的训练,使学生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3、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情景,体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艰辛与乐趣。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学重点1、掌握各种概念。2、掌握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且能根据统计结果对事情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决策。教学难点运用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与学策略教法选择: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参与交流,发表意见。学法引导:通过详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了解收集数据的过程、方法和用途并收集数据。课堂组织形式:课堂活动课: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参与辩论,课堂展开调查,师生共同小结。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本章知识点(熟记)画结构图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二、知识回顾在学完了本章的知识以后,现在让同学们去做一个调查,并根据你所获得的数据,分析整理,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设计出一个方案,相信同学们都能够顺利完成。现在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明确什么?(必须明确调查的目的、问题、对象是什么,选择怎样的调查方式,样本如何选取,调查的数据如何处理等等)1、知识框架图1、问题串:(1)收集数据的方式主要有。(2)在抽样调查时,必须保证数据具有和。(3)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学生分成6组进行一次调查,以帮助气球生产厂家确定各种颜色气球的生产比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发言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后再由学生来回答。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做铺垫把本章知识进行梳理,运用解决问题解决知识点,抓住双基三、例题精讲,拓展延伸出示例题:例1:某市教育局为了了解本市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抽查了某校七年级甲、乙两个班的部分学生,了解他们在一周内(星期一至星期五)参加课外活动的次数情况,抽查结果统计如下:(1)在这次抽查中,甲班被抽查了人,乙班被抽查了人;(2)在被抽查的学生中,甲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平均次数为次,乙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平均次数为次;(3)根据以上信息,用你学过的知识,估计甲、乙两班在开展课外活动方面哪个班更好些?答:;(4)从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一个即可)例2:一家电视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3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量占3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理由是(这是一道判断说理型题,宣传中的数据是不可靠的,其理由有二:其一,所取样本容量太小;其二,样本抽学生先看书自己解决,然后同桌互相提问。学生自学例题,分析、讨论,学生自己解决。学生自学例题,分析、讨论这是一道图文信息题,要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学生能看得懂图上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读懂图形;只要学生说得有理都应给予肯定。这是一道判断说理型题,宣传中的数据是不可靠的,其理由有二:其一,所取样本容量太小;其二,四、巩固练习,促进迁移取缺乏代表性和方法性)出示练习题:1、某农科所在8个试验点,对甲、乙两种玉米进行对比试验,这两种玉米在各试验点的亩产量如下(单位:千克):甲450460450430450460440460乙440470460440430450470440在这8个试验点甲、乙两种玉米哪一种产量比较稳定?2、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