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及内容元素周期律(1)第教时(累计第教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重点难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微粒半径变化规律课后小结教学过程:复习旧知识:卤素、碱金属的结构与性质递变规律1、卤素结构与性质的递变规律:F、Cl、Br、I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依次___,原子半径依次___;但最外层都有___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___价(F除外,F通常只显一1价,无正价).最低化合价为__价。这样从原子结构看既有___,也有____,表现在化学性质上都有较强的____性。其___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___。2、碱金属的结构与性质递变规律:。Li、Na、K、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依次___,原子半径依次___;但最外层都有___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___价,无____价。这样从结构上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递变性,表现在化学性质上都有强___性,其___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3、通过卤素、碱金属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可以意识到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用心爱心专心一、原子序数l、原子序数的排列原则:为了方便,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序号叫做原子序数。2、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有关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通过分析讨论课本上表5—5的有关内容,填写下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l~211—223~1011~1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__变化。182、通过分析讨论课本上表5—5的有关内容,填写下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变化1~23~10正价:负价:11~18正价:负价: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高正价:+1+7最低负价:-4-1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关系为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3、通过分析讨论课本上表5—5的有关内容,填写下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3~911~17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出:电子层数相同,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比较离子半径的方法:一看电子层结构,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电子层结构相同,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以下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F-、Na+、O2-、Al3+、Mg2+、Cl-、S2-用心爱心专心A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