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2、体会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论述。3、理解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2、创造性思维的要素。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评归结讲练结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评归结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一段曲线,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黑板上这一条曲线,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大海的波涛;屋檐;方便面;一条爬动的蛇等等)师:大家的想像力真丰富一条简单的曲线,大家能想到这么多答案,可见看到一条曲线可以想到的事物不止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看看这篇课文作者想告诉我们些什么。二、出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1、通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阅读文章开头部分(四个图形),想想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3、认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作者是围绕什么观点展开论述的?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给重点字注音。汲取()根深蒂固()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掌握词意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2、从这四个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并说明理由A惟一的没有角的图形。B惟一的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C惟一的非对称性图形。D惟一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图形。结论: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推而广之:探求事物的答案,不应当只满足一个答案,一种方法,应当多角度考虑问题。3、你认为本文作者是围绕什么观点展开论述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由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引出本篇文章要讨论的话题,十分巧妙自然,这样显得新颖别致、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而且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四、师生互动交流互动交流一、1、围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在文中划出概括性的语句。2、这些问题的提出,作者运用什么句式?说说这个句式的表达作用?答案:1、(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二)、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2、——设问句它的作用:引出下文,引发思考,使文势有变化。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互动交流二、作者在文章结尾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1、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2.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4.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互动交流三、按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理清文章结构。提出问题(1-3段):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分析问题(4-12段)(4-8):由话题引出创造性的问题,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9-12):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解决问题(13段):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五、板书设计和课堂小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1-3段):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分析问题(4-12段)(4-8):由话题引出创造性的问题,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9-12):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解决问题(13段):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六、当堂训练多角度语言思维训练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