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猜想、类比、证明等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性质的发现和论证的过程,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习热情,增强探究意识。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周长、面积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教学难点:探索证明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探索并证明相似形的周长和面积。(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各有什么特性?(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特性呢?下面我们共同来探究。结论: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2、探索相似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探究: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相似三角形,(1)我们想知道面积之间的关系,需要添加什么辅助线?(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3)如何计算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4)面积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5)总结所得结论并写出规范的证明过程。3、探索并证明相似多边形的面积的性质。以四边形为例:三、举例应用、练习巩固。1、判断:(1)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也扩大为原来的5倍。()(2)一个四边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9倍,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9倍,()2、在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EF中,AB是DE的一半,AC是DF的一半,角A等于角D,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4,面积是30,求三角形DEF的周长和面积。3、课本52页例6。四、归纳小结。1、学习了本节课后,请归纳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性质。2、研究多边形的问题时通常会把它如何转化?五、布置作业。1、题27.2第6、13、14题。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有什么样的结论?如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