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3、使学生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加水稀释的计算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换算,求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三、探究问题框架:1、如何设置一个物理量,使物质的量和体积联系起来。(自主探究)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如何配制?(自主探究)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直接给出)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习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可以计算一定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但是,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对于溶液我们通常不称其质量,而是量它的体积。同时,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相互间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现在急需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要做到以下几点:1、可以表示体积,我们最取一定体积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知道很快地知道它的物质的量。2、我们要取若干物质的量的溶质时,通过这个物理量就可以知道要量取多少体积的溶液。例如:我们要得含2molNaOH溶质的溶液,要量取多少体积的溶液呢?我们量取100mL的NaOH溶液,在这溶液中含有多少mol的NaOH呢?我们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它们联系起来。请大家设计一个这样的物理量,它要符合上述要求。【总结】通常我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物质的量浓度。即【板书】一、物质的量浓度单位通常是用mol/L表示【探究】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里含有多少摩溶质,运算起来很方便。溶质的量在溶液中应该要用mol表示,体积要指溶液的体积。那么,这个物质的量应该是每升溶液里含有多少摩的溶质,即:。【倾听、理解】用心爱心专心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讲述】1、溶液体积为1升,而不是溶剂体积是1升;2、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摩尔质量表示。【倾听、理解】【投影】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___mol/L。2、从1L1mol/L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和1mL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各是多少克?【练习】【设疑】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生产上和科学实验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重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如何配制100mL0.5mol/L的Na2SO4溶液。需要什么仪器?是否要制造新的仪器?【引导】加入水直至溶液为100mL,而不是加入水100mL.【探究】1、100mL0.5mol/L的含Na2SO4多少mol,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溶质的质量,即为7.3g。称取的时候需要天平。2、把它溶于水中,加水至溶液刚好为100mL。这不知道要用什么仪器。用量筒不行,因为量筒只能用来量,不能用来配制溶液。用烧杯不用,不能定量。在这里可以需要新的仪器,即要能用来配制仪器,又有体积刻度。【讲述】我们配制溶液用的主要仪器之一是容量瓶。容量瓶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它上边标有温度和体积。【展示】几种不同容量的容量瓶。【设问】⑴容量瓶上边标有温度。体积的刻度线只有一条。这说明了什么?⑵能否用容量瓶来溶解固体物质?【设问】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溶解固体物质需要用到哪些仪器?【设问】溶质溶解后是否可马上放到容量瓶中呢?【讲述】把小烧杯里的溶液往容量瓶中转移,由于容量瓶的瓶口较细,为避免溶液洒出,用玻璃棒引流。把小烧杯里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容量瓶中。【设问】烧杯和玻璃棒是否需要处理?如果不处理,是否会带来误差【设问】为保证溶质尽可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如何处理?【设问】当往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距刻度线2~3cm处停止,为避免加水的体积过多,应如何操作?【回答】说明容量瓶必须在一定温度下使用。一种容量瓶只能配制对应体积的的溶液【回答】不行,必须在先溶解后再转移进去。【回答】用烧杯和玻璃棒【回答】如果溶解放热,那要把溶解好的溶液冷却后,从小烧杯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里。【回答】会带来误差,使浓度偏低。【回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