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一、教学目标目的与要求:了解加法的意义,会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运算。知识与技能: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运用这种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利用转化思想,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难点: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三、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小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你能把所有情况设想完整吗?自主探究(+3)+(-5)=(-3)+(+5)=(+3)+(+5)=(-3)+(-5)=(-3)+0=0+(-5)=例题剖析例1、计算:(1)(+17)+(+4)(2)(-9)+(-4)(3)(+4)+(-6)(4)(-30)+(+110)(5)(+)+(-)(6)(-3.2)+0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②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加数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零A、1B、2C、3D、4例3、一个水利勘察队,第一天沿江向上游走了20千米,第二天向下游走了45千米,问此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上游还是下游,距出发点多远?(利用有理数的加法列式解答)例4、如果<0,>0,且+<0,借助于数轴比较、、-、-的大小(用“<”连接)随堂演练1、填空(+3)+(+4)=;(-4)+(-6)=;(-1)+(+1)=;4+(-3)=;(-2.2)+(+)=;(-300)+0=。2、选择(1)如果两个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下面对这两个加数的判断正确的是()A、这两个加数都是正数B、这两个加数一正一负C、一个加数为正,另一个加数为零D、必属于上面三种情况之一(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号两数相加,其和比加数大B、异号两数相加,其和比两个加数都小C、两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D、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两个负数相加和为负数3、计算:(1)-|-3.75|+(-6.25)(2)-|-3|+(-5.4)(3)-(-4)+(-27)4、有理数a,b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借助于数轴和加法法则判断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与0的大小:(1)a+b0(2)a+(-b)0(3)(-a)+b0(4)(-a)+(-b)05、列式并解答:(1)-个数与-5的差为-8,求这个数;(2)-个数与9的差为-5,求这个数.6、能力提升小明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运动,从A点出发,沿跑道先走了20米,然后又走了30米,问此时小明在距离A点什么位置?(要求利用有理数的加法列式解答)四、本课小结五、作业布置:完成学案六、教学反思§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目的与要求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基础上探索加法的运算律。知识与技能探索加法的运算律以及灵活运用运算律以便简便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算律的运用,使学生懂得优化组合,寻求完美的思想品质。特别是追求简便的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灵活、合理地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运算律的探索,概括有理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如何计算:1+2+3+…+100如何计算:(-7.88)+(-3.57)+(+7.88)+3.57如何求下列一组数的平均数:387,262,300,413,338。自主探究1.试一试:(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且比较两个运算的结果:(□+○)+◇和□+(○+◇)2.你能发现什么?请评判自己的猜想.3.概括:例题剖析例1、计算(1)(-23)+(+58)+(-17);(4)(-)+(-)+(-4)+0.75+0.125(2)+(-)+(+)+(-)(5)(-1.72)+2.38+(-1.38)+(-3.28)(3)(-2.8)+(-3.6)+(-1.5)+3.6;(6)3+(-1)+1+1+(-3)例2、10名学生称体重,以5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记录如下:2.5,-7.5,-3,5.5,-12,-6,4.5,8,2,-2。问这10人的总重量是多少?随堂演练1、计算(1)(-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