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及内容元素周期表(3)第教时(累计第教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课后小结教学过程:四、同位素1.元素:2.核素:3.同位素:(1)概念:人们把___相同而___不同的同一___的不同___互称为同位素。(2)同位素中“同位”的含义是(3)元素概念中“同一类原子”的含义是什么?(4)同位素的特点:①___数相同,___数不同;②同种___,不同种___;③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___;④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___;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___算出来的___。用心爱心专心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的八大应用:(1)研究同周期元素间性质的递变规律。【例】、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数,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B、非金属性:X>Y>ZC、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小到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2)研究同主族元素间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的原子结构。如铅位于第六周期第ⅣA族.可推知铅原子核外有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个电子。(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元素的主要性质。【例】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1)写出A、B、C三种元素的名称__、__、__;(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周期,第__族;(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C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4)比较B、C的原子半径__,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2NH3+H2SO4=(NH4)2SO4(5)预言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性质及新元素的合成。如若发现117号元素·可推测它可能具有的性质。讨论:今后发现的第120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几周期和第几族?应与哪些元素的性质相似?【例】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试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析】由于36<38<54,第四、五周期最后一种元素原子序数为36、54,又38比36多2。故38号元素一定位于第五周期,第二纵行即第ⅡA族答案:第五周期第ⅡA族。(6)反映从量变到质变、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7)在科学中,为发现新元素、合成新物质提供理论依据。(8)在工农业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如:①农药多数是含氟、氯、硫、磷、砷附近等元素的化合物;②半导体材料是金属和非金属分界处的等元素;③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材料。2、在哲学方面,体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综合题)1、某元素A能形成气态氢化物HxA,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639g/L,该气体的水溶液能跟Na2CO3反应放出CO2,反应过程中HxA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l。(1)A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2)A的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用心爱心专心_。它是很强的_______。答案:(1)HCl(2)+7HClO4酸2、X、Y、Z、W四种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且原子序数X<Y<Z<W.已知:X原子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与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的原子半径为自然界中原子半径最小的;W和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和为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电子层数的3倍.推断四种元素符号,分别为:X,Y,Z,W.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