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中学七年级数学《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2、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课件展示下午放学时,小新的车子坏了,他去修车,不能按时回家,怕妈妈担心,打电话告诉妈妈,可妈妈坚持要去接他,问他在什么地方修车,他说在我们学校门前的东西方向的路上,你先走20米,再走30米,就能看到我了.于是妈妈来到校园门口.二、新课讲解:讨论妈妈能找到他吗?讨论交流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1)若两次都向东,很显然,一共向东走了50米.算式是:20+30=50即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东方50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2)若两次都向西,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50米处.算式是:(-20)+(-30)=-50这一算式在数轴上可表示成:(3)若第一次向东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则利用数轴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位置的西方10米处.算式是:+20+(-30)=-10(学生试画数轴以下同)(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利用数轴可以看到这位同学位于原位置的什么地方?如何用算式表示?算式是:(-20)+(+30)=+10对以下两种情形,你能表示吗?(5)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20米,那这位同学位于原位置的什么地方?这位同学回到了原位置.即:-(20)+(+20)=0.(6)如果第一次向西走了20米,第二次没有走,那如何呢?-20+0=-20思考根据以上6个算式,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相加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互为相反数相加,一个有理数和0相加,和分别为多少?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试看分类、归纳观察(1)式,两个加数都为正,和的符号也是正,和的绝对值正好是两个加数绝对值的和.观察(2)式,两个加数都为负,和的符号也是负,和的绝对值是两个加数绝对值的和.由(1)(2)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7)+(-8)=-15,16+17=+33,(-4)+(-9)=-13观察(3)式、(4)式可见:两个加数的符号不同,和的符号有的是“+”号,有的是“-”号,为了更清楚总结规律.可引导学生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从而可总结得到: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观察(5)可知: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和为0.观察(6)可知:一个数和零相加,仍然得这个数.【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1计算(1)(-4)+(-6)=-10(2)(+15)+(-17)=-2(3)(-39)+(-21)=-60(4)(-6)+│-10│+(-4)=0(5)(-37)+22=-15(6)-3+(3)=0例2某足球队在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负5球,下半场胜4球,那么全场比赛该队净胜-1球.例3绝对值小于2005的所有整数和为0.例4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C)A.24B.-24C.2D.-2例5下面结论正确的有(B)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③两个负数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它们绝对值的和.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A.0个B.1个C.2个D.3个例6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与b的和:(1)a>0,b>0,则a+b=│a│+│b│(2)a<0,b<0,则a+b=-(│a│+│b│)(3)a>0,b<0,│a│>│b│,则a+b=│a│-│b│(4)a>0,b<0,│a│<│b│,则a+b=-(│b│-│a│)例7如果a>0,b<0,且a+b<0,比较a、+a、b、-b的大小.【提示】由a>0,b<0,且a+b<0,根据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