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正、负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备注[活动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段艳,身高1.55米,体重44.5千克,今年3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3)班,有54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3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9%…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问题3: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下面的一些量,你能用学过的数表示吗?(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5)买进100辆自行车和买出20辆自行车.[活动2]探究归纳1.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分组讨论:上面这些例子中出现的各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里出现的每一对量,虽然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买出都具有相反的意义.让学生再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正数与负数只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零上5℃用5表示,那么零下5℃再用同一个数5来表示就不够了.在天气预报图中,零下5℃是用-5℃来表示的.(可出示天气预报图)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读作“负”)号来表示.就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在例1中,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行驶2千米记作-2千米.在例3中,如果规定收入为正,收入500元计作500元,那么支出237元应记作-237元.在例4中,如果水位升高1.2米记作1.2米,那么下降0.7米计作-0.7米.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我们引进了-5、-2、-237、-0.7,象这样的数是一种新数,叫做负数.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1.2等,叫做正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以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5可以写成+5,+5和5是一样的.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活动3]练习1、任意写出5个正数与6个负数,并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正数集合:{…},负数集合:{…}.2、课本第3页练习1、2、3、4题。3、课本第3页思考。4、“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定就是负数.”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活动4]小结:1,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作业:课本P5习题1.1第1、2、3、4题。1.1正数和负数(第二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目标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师生合作,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零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负数及零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备注[活动1]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