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并练习运用本课的ABB式词语及成语和四字词语。3.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懂得火光在前,希望在前,只要努力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俄罗斯作家柯里连科的名作《火光》。作者柯里连科,是一位一生经历坎坷的人,他屡遭反动当局的打击迫害。曾被流放到荒僻的西伯利亚整整六年,但艰苦流放生活并未能磨灭他的斗争意志。他的立场日益坚定,对社会生活的底层的观察更为深刻,从漆黑的现实中渐渐看到隐约的“火光”。关于柯罗连科和《火光》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大约100年前吧,在一次俄罗斯作家举行的晚会上,一位年轻的女作家拿着一本精美的纪念册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着她心中偶像——作家柯罗连科,希望他能在自己的本子上签名,留作纪念。柯罗连科似乎联想起什么遥远的往事,他接过了那个纪念册,匆匆走到大厅的一角,伏在桌子上,奋笔疾书起来。写下了这篇名作《火光》三、散文诗1、界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独立的文学形式,从形式上看,它近于一些短小的抒情散文,形散神不散,不讲究押韵;又具备诗歌的想象力和美感。2、我国在辛亥革命以后,散文诗渐渐引起注意。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我国现代散文诗发展史上至今不可逾越的高峰。四、整体感知《火光》是柯罗连科写在一位女作家纪念册上的即兴题词。一经脱稿,便不胫而走。许多文学刊物竟相转载,脍炙人口,许多文学晚会争为朗诵,掌声雷鸣。这是因为他从看似生活里极其平常的现象中提炼出了既能激动当时人,又能鼓舞后来者的深邃哲理。这是因为他在似乎漫不经心的挥洒后面流露出了句句神余语外,处处匠心独运的奇崛力量。五、合作探究1、作者在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文中哪几段写了这个小故事?文中1~8段讲述了一个在深秋夜航中见到“火光”的故事。3、自读课文第9、10段,你读出什么内容?人生宛若长河奔流,生活恰似黑夜行舟,希望虽然邈远,但它的召唤永远给你力量,鼓舞你奋力前行。4、第9段中写到三处“火光”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1)、……,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花,……。【指那个深秋夜航之际所见的黑暗中的“火光”】2)、……,曾有许多火光,……。3)、……,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指希望,就是理想,就是目标】5、是呀,作者有许多心驰神往的理想、目标,可是……“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6、阴森森的两岸指的是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要实现理想就“必须加劲划桨……”7、是呀,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不遭遇挫折,遇到困难不要泄气,更要坚定信念,让我们记住:“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五、小结这篇短小而精悍的散文写于1901年,作者柯罗连科经历坎坷,屡遭沙俄反动当局的打击迫害,曾被流放到荒僻的西伯利亚整整六年。但艰苦的流放生活并未能磨灭他的斗志,他的立场日益坚定,对社会生活的底层的观察更为深刻,从漆黑的现实中渐渐看到隐约的“火光”。本文的题眼,是行文的线索。火光既指光明之光,也指作者的理想之光,作者把自己夜航追逐火光的经历,引喻为人们追逐真理的艰难历程。象征义:作者心中追求的自由和光明。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