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课题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初步体会并运用综合推理证明命题。用“边边边”判定方法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判定的过程,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思考、并注重书写格式的养成。3、情感目标: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观察思考、动手画图、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识记理解应用综合知识点1“边边边”判定方法∨知识点2“边边边”判定方法解释实际问题∨目标设计1、通过提问、猜测、探索、归纳等教学手段总结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判定方法,培养学生会思考,会推理,会书写三角形全等的证明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产生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观察生产生活中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加深对“边边边”判定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与问题设计知识点认知层次情境1、两个三角形全等,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三组对应角分别相等。反过来,需要几个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可让学生动手画,同桌之间比较,也可以动画展示)问题1、一个条件?(1)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三角形一条边为5cm(2)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三角形一个角为30°结论:一个条件,并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问题2、两个条件?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画出三角形,并与其他同学的比一比!①三角形的一个角为30°,一条边为6cm;②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4cm和6cm;③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30°和60°.结论:有两个条件对应相等也不能保证三角形全等.问题3、三个条件?①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30°,60°,90°.结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②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并与同伴比一比发现什么?(在学生思考后不知道如何画,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尺规作图)(学生会发现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得到“边边边”判定方法)问题4、如何用符号语言来表达呢?(幻灯出示两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证题格式。课本7页例题1)情境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菜架、桥梁、铁塔、自行车中的三角形结构,再次说明三角形三边固定,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固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情境3、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问题5、如何解释这两个角相等?二、习题设计1、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2、如图,D、F是线段BC上的两点,AB=EC,AF=ED,要使△ABF≌△ECD,还需要条件3、(1)如图,AD=CB,AB=CD,∠B等于∠D吗?AB与CD平行吗?(2)如图,AD=CB,AB=CD,AE=CF,∠B等于∠D吗?AB与CD平行吗?(3)如图,AD=CB,AB=CD,AE=CF,∠B等于∠D吗?AB与CD平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