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协助学生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把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3、情感目标:传播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教学重难点】解析课文,孟子及孟子的思想【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知识链接】1.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2.主要思想孟子的主要学说包括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养气与成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张(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等;并启发了宋明理学,形成了“道统”观念、“民本”思想等。3.《孟子》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感情强烈,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辩深刻有力;(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先纵后擒;(3)善用譬喻,形象生动,增强说服力;(4)文辞富于铺陈扬厉,句式善用排偶,酣畅淋漓。【课文探讨】1.朗读课文,教师正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不可胜(shēng)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衣(yì)帛(bó)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g)序之教孝悌(tì)之义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餍(yàn)酒肉瞷(jiàn)墦(fán)讪(shàn)施(yí)从语人(yù)卒然(cù)恶(wū)乎定嗜杀(shì)苗槁(gǎo)沛然(pèi)2、分小节学习,合作解决相关问题第1节(梁惠王上)小组合作,翻译文章,并完成下列问题。(1)重点字词: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邻国之民不加少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加:更则:表示假设,如果…就…请以战喻兵刃既接请:请允许我喻:打比方、比喻既:已经(以后)或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或:有的人以:凭借则:那么何如:如何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胜:完全、尽以:按照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申:反复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道路(2)文言句式:(判断句):非我也,岁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介词结构后置):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之:宾前标)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则如何)树之以桑:以桑树之(以:用,树:种植,之:音节助词,不译)(3)文句翻译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咚咚咚地击鼓进军,武器刀刃接触以后,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有的人逃跑五十步后停止。凭借逃跑五十步的人耻笑逃跑一百步的人,那么怎么样?②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译:粮食和鱼鳖不能够吃光,木材不能够用尽,这让百姓能够赡养活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没有遗憾。赡养活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端。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猪狗吃了人的粮食(官府)却不知道收敛;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打开粮仓赈救;人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所造成的。(4)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