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讽谏小议学习目标1.理清本文思路,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2.归纳本文使用的论据。3.学习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难点: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教法选择诵读法、学导式教学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阅读课文、搜集材料、准备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67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萧春雷的随笔,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理性思辨。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讽谏为我们所熟悉。然而当我们用现代的价值观念审视时,它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一、出示目标1.释题。“讽谏”中的“讽”是委婉地说,“谏”是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多用于君臣之间。“讽谏”是指下级对上级,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讽谏”二字点明了议论的对象。“小议”就是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题目的意思就是针对古代的“讽谏”发表自己的看法。2.作者及背景简介。3.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学法指导: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题意。引导学生展示目标。2.课件出示作者及背景简介。3.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学生解释题目,齐读课件内容。2.学生反馈搜集的作者和背景资料。3.明确学习任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一读抓论点2.结合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1)速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试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3.要求学生主动提问,解决问题。三、一读课文,小组内合作探究。(一)速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觊觎闱鲠谏诤佞臣缄2.解释下列词语罗致宫闱骨鲠拾遗补阙正言株连九族比比皆是伴君如伴虎阿谀奉迎诽谤之木虎视眈眈(二)中心论点: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三)论证思路:首先写了谏诤制度的产生;然后介绍了谏诤在历史上的真实状况及其历史作用;最后得出没有平等便不能分享真理的结论。四、当堂练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提防(dī)谏诤(zhèng)觊觎(yú)杀戮(lù)骨鲠(ěng)佞臣(nìng)仕途(shì)诽谤(bàng)4.多媒体出示学法要求,进行具体学法指导。5.按照学习步骤,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点评。6.指名学生提问,将这生仍不懂的问题在全班共同讨论并合作解决。7.探讨归纳整理8.抽查学生掌握情况.点评。9..布置练习,讲明要求。10.布置作业。4.听老师要求,掌握先学方法。5.学生自学。6.学生提问,将这生仍不懂的问题在全班共同讨论并合作解决。7.自主合作学习,互相提问。8.学生汇报学习情况。9.学生课堂练习。10.明确作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