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可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12课春、济南的冬天》合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词,自己注音、释义。2、收集有关春的诗文。3、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教法的分析:本课以合作、探究为主,结合自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请你给大家举一两个例子。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赞春的散文。那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春》。二、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2、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è)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三、诵读欣赏。1、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细心体会,理解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基础;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2、听录音朗读课文。3、分小组朗读看哪组读的最好。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结合课后练习一,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提问个别学生。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2、品味探究(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春》的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2)问题设计: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说说喜欢的理由。(幅春景图写法和特征把握)名称特征角度写法修辞春草图嫩、绿、多、软由物到人正面与侧面结合拟人春花图多、艳、甜由高到低虚实结合排比、比喻春风图和悦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拟人、比喻春雨图多细密、轻盈由物到人,由近到远动静结合排比、比喻②课文最后作者了三个比喻句是对春的特点的高度概括,也是作者献给春天的一首赞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③文中你还有哪些疑问?5.拓展延伸①有气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②觉得春天还象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五、作业。12、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目标]:1、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发现并体味济南的冬之美。2、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用,学习表现美的方法。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教学重点]: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教学难点]: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意会导入。1、欣赏狗尾巴草的图片,请教学生一个问题:你关注过路边的狗尾巴草吗?你对它们有怎样的感觉?2、学生自由抒发感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平凡亦出神奇,美在于发现。引用:“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3、冬天万物萧条,风雪凛冽,没有其他季节那种勃发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人们曾经对中国现当代的一些著名作家进行排位,用六个字来概括: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当然,这种排名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不是等闲之辈,在艺术上各有千秋。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一往情深。下面,请随着老舍一起去发现《济南的冬天》洋溢着的特殊的美丽。看看他是怎样发现美又是怎样来表现美的。(出示“发现美表现”)二、整体感知,集体赏析。1、思考:济南的冬天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