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1节水溶液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水的电离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并能应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相关计算;认识溶液的酸、碱度与H+、OH—浓度,以及与PH的关系,会进行有关PH的简单计算;知道强、弱电解质的区别,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含义,并掌握其表示方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从单一物质到多种物质、分清主次矛盾的研究思路,初步学会对复杂体系研究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调控溶液的酸碱度、PH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教学重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有关PH、Kw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水的电离过程和Kw的含义的理解,有关PH、Kw的简单计算。课时安排:共两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引入】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水中加入可溶性的电解质所形成的溶液可以导电。那么,纯水能导电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曾经用经过很多次纯化处理的纯水来进行导电实验,最终发现它仍然导电,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预习。【教师】这是因为纯水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由水分子电离产生的。【板书】一、水的电离H2OH++OH—H△<0【教师】这个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电离平衡,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板书】K=【教师】由这个式子可以知道:【副板书】K[H2O]=[H+][OH—]【教师】在一定温度下,K和[H2O]都是常数,其乘积必然还是常数,因此[H+][OH—]也是常数。把这个常数写成Kw。【板书】1、Kw=[H+][OH—]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离子积)25℃,Kw=1.0x10—14mol—2•L—2【练习】1、求纯水的近似浓度,若平均每平均每nn个水分子中有个水分子中有11个发生电离则个发生电离则nn值是值是__________________。(。(令水的密度是1g/cm3)答案:55.56mol/Ln=55.56×107【说明】水的离子积很小,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其主要存在形态还是水分子。【教师】同学们注意,Kw的值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因为水的电离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故其是吸热的,即:T,Kw。【板书】2、Kw只与温度有关,T,Kw【练习】2、说明下列操作,使水的电离程度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还是不变?(1)温度升高(2)向水中加入酸(3)向水中加入碱(4)向水中投入钠【教师】因为水中存在水的电离,故只要是水溶液都存在H+和OH—,下面我们看看水溶液中[H+]和[OH—]的计算。【例题】计算下列溶液中计算下列溶液中[H+]和[OH—](室温)(室温)(1)1×10(1)1×10—3mol/LHClmol/LHCl用心爱心专心1HClHCl======HH+++Cl+Cl——H2OH++OH—1010—31010—31010—3xx有:(1010—3+x)x=1.0x10—14(2)0.05mol/LBa(OH)(2)0.05mol/LBa(OH)22溶液溶液Ba(OH)Ba(OH)22======BaBa2+2++2OH+2OH——H2OH++OH—0.050.050.100.050.050.10xx有:(0.10.1+x)x=1.0x10—14【小结】水溶液中有关水溶液中有关KwKw的计算的计算11、抓住溶液中、抓住溶液中[H+]、[OH—]的计算关系的计算关系::KwKw==[H+][OH—]22、酸溶液、酸溶液:[H:[H++]=[H]=[H++]]酸酸+[H+[H++]]H2OH2O≈[H≈[H++]]酸酸33、、碱溶液碱溶液:[OH:[OH——]=[OH]=[OH——]]碱碱+[OH+[OH——]]H2OH2O≈[OH≈[OH——]]碱碱【提问】若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为10—9mol—1•L—1,则该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答案】抑制了电离,酸碱性都有可能。【过渡】纯水的导电能力非常弱,但是向其中加入电解质形成溶液以后,导电能力增强,那么,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我们看课本P74《观察•思考》。【学生】不同。【提问】那么溶液的导电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影响溶液导电性的因素: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本身所带的电荷。【追问】那么浓度同是0.5mol—1•L—1的盐酸、NaCl溶液、氨水和CH3COOH溶液,氨水和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弱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小。【追问】为什么小?【学生】只有一小部分发生了电离。【教师】对,这说明不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不一样的。【板书】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常见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的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