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1.[2019北京,10,6分]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本题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和除杂试剂,考查除杂过程中是否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同时,增加必备知识的考查覆盖面。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12.[2016上海,13,3分]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氧化产物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若生成4.48LHF,则转移0.8mol电子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本题利用陌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考查相关基本概念及计算,体现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命题新动向。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23.[2016北京,10,6分]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将人教版《化学》(选修4)和(选修5)中的两个实验综合起来命题,展示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设计思路,动态地考查了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情况。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2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4.(1)[2017全国卷Ⅲ,28节选,4分]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2)[2017江苏,19(2),5分]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也能氧化Ag,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HNO3代替NaClO的缺点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其中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热点和难点,本题从不同角度考查考生对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能力。解题模型:链接疑难1突破点15.配平下列方程式:(1)[2017北京,27(2)节选,2分]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15NNO+H2O(2)[2015天津,10(2)②,2分]完成NaClO3氧化FeCl2的离子方程式:ClO3-+Fe2++Cl-+Fe3++。本题细致入微地考查考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的掌握情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理论模型的应用,将具体反应与理论模型之间进行关联,发展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解题模型:链接考法4命题角度1、26.[2016全国卷Ⅰ,28节选,12分]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一种生产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2)写出“反应”步骤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3)“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电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4)“尾气吸收”是吸收“电解”过程排出的少量ClO2。此吸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本题以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载体,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不同价态氯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中对氧化还原反应信息的提取、运用能力。解题模型:链接疑难1突破点1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概念考法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首先考查:常见氧化剂(还原剂)的识别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识记。其次考查: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被还原(被氧化)→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物质用途的正误判断。该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命题角度1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1[2018北京,9,6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BC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