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探究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3.11规定的“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要求。【教材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第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第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三: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教材研讨的主题集中在两点:一是把握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问题;二是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探究重点是我国各项重大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难点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学情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民主制度,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多方接触,有了一定的了解,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了一定的基础。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一定会存在一些疑问,通过课上对这些疑问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探究目标分析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和优势、实现的途径和意义,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整理材料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和其他有益的政治活动,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教学策略方法【整体思路】课前:自主学习,调查走访。学生阅读教材,采访教师推荐的相关人员,提出提前设计好的问题,在访问结束后,进行整、归纳、提升。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判断运用,体验践行。学生资料汇总、采访过程和成果展示,问题探究、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学以致用。●教学活动过程自主学习课前:1.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访问了解。3.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概括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点,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坚持这条道路的自觉性1和坚定性。同学们在课前的学习环节中,仔细阅读了教材,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访问了解,大家还尝试着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就让我们听听各组同学来自生活的报告,一起步入“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聚焦人民当家作主,感悟我国的政治制度各组分别上台展示采访过程和成果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组展示资料:采访对象:校长李仲波,济南市人大代表。采访问题:(1)您是怎样当选市人大代表的?(2)1月13日,济南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这次会议都有哪些主要议程?(3)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有哪些工作?(4)市人大代表是怎样履行代表职责的?结果整理1.代表的产生。县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市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方式,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选举的具体办法是:按照选民居住状况、工作单位划分为若干个选区,按选区提名代表候选人。代表候选人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或单独推荐,选民10人以上联名也可推荐代表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方法。2.人大代表就是要为人民办事,要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与行使国家权力,包括参与对国家和地方重大事项的决定,参与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国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