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传统工业区一、预习导航【预习指南】通过预习思考下列问题:1、传统工业区的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地区有哪些?2、鲁尔区有哪些区位优势?3、读教材图5.32,鲁尔煤田有什么特点?4、鲁尔区有哪些交通运输的优势?5、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6、什么是能源消费构成?读教材图5.34,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有什么变化?想一想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有什么特点。7、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有什么样的冲击?为什么新兴企业不愿意落户传统工业区?8、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对当前我国国企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信息点击】1.原料饱和市场对工业区值的影响有些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其重量几乎都转移到产品中去,这种原料称纯原料。使用纯原料的工厂从运费角度考虑可以配置在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任何地方,因此往往接近市场或劳动力供应地(如纺织厂)。有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余重量转化为废渣等,这种原料称为失重原料。使用失重原料的工业,其区位主要受原料地吸引以保持较少的运费(如粗铜冶炼厂)。有些原料经加工后甚至会增加重量,称为增重原料。使用增重原料的工业区位往往趋向市场(如啤酒厂)。某些工厂,特别是食品加工厂,所用的原料很容易腐烂变质,如新鲜水果、蔬菜、牛奶、甘蔗等,在变质前必须加工完毕,因此,这些工厂宜配置在原料产地附近。另一些工厂,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或者必须保持新鲜状态,这些工厂(如生产面包、肉类熟食等食品的加工厂)宜靠近市场。有些原料易燃、易爆或易碎,某些液体或气体原料不宜长距离管道运输,它们相对于产品来说可运性差,因而工厂的区位指向原料产地(如乙烯厂)。一些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产品,例如易燃、易爆、易碎的产品,散装的粉状产品,以及一部分气体或液体产品,其制造工厂趋向市场区位(如硫酸厂、电解烧碱厂)。原料单位重量的价值越高,则运费所占原料成本的比重越小,可运距离越远。例如电子产品可运往万里之外加工装配,以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价产品远运是不合理的,因为其运费可能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因此低价产品的生产区位应选在消费区(如水泥厂)。2.廉价劳动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劳动密集型工业通常指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方。台湾地区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的主要原因是,它充分利用了廉价劳动力。例如,集中在高雄港的台湾大部分中小型拆船公司年解体旧船二三百万吨,约占世界拆船量的一半,高雄港西南的中华大钢厂的一半原料为进口废钢,另一半就是由劳动密集的拆船业提供的。20世纪50年代,劳动密集型工业首先从欧美转移到日本,60年代又转移到亚洲“四小龙”,80年代,随着“四小龙”产业结构升级,又向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转移,现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如电子装配、普通服装、包带、制伞、制鞋等。据报道;199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制伞大国,伞产量占世界一半。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呈现从沿海向内地转移,从南方向北方转移的趋势。我国不少乡镇企业都是利用劳动密集的优势发展起来的。在欧洲,葡萄牙是欧洲联盟内劳动力平均成本最低的。随着欧洲联盟市场的形成葡萄牙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其中主要是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投资。需要指出的是,另一些操作复杂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位于技术劳动力丰富的发达国家。例如,高级手表工业在瑞士,高级时装工业在纽约、巴黎、伦敦等。这些国家或城市并不存在劳动力的优势,但由于持续创新,却保持较高的利润,经久不衰。用心爱心专心二、课堂释疑【要点直击】1、传统工业的地域特点传统工业区是传统工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地域,一般是在布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国外的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都属此种类型,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也是立足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低廉,以及超级油轮和巨型运输船舶的出现,能大幅度降低运费,使得一些国家,能够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条件,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