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共价键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共价键二.教学目标:1、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了解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2、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三.教学重点、难点: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键能、键长、键角与分子的性质四.教学过程:(一)共价键: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共价键的本质是电子与原子核间的作用。共价键按成键形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两种,σ键主要存在于单键中,π键主要存在于双键、叁键以及环状化合物中。σ键较稳定,而π键一般较不稳定。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两大特征。说明:1、化学键是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理解化学键时,必须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如果原子互不相邻,则不存在化学键。化学键类型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三种。2、共价键形成的条件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电负性相差较小)的元素原子间,且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未达到稳定结构,当它们的距离适当,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3、共价键形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小×)来描述分子中原子共用电子以及原子中未成键的价电子的情况的式子,称为电子式。在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时,左侧为原子的电子式,右侧为单质或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但要注意,因未发生原子间的电子得失,也没有形成离子,因此不需要弧形箭头,也不能在化合物中出现括号和离子电荷。如:4、结构式:用“-”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式子。如:H-H、Cl-Cl等。5、以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共价键称为σ键,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σ键的种类有s-sσ键、s-pσ键、p-pσ键三种。成键方式为“头碰头”。如图:用心爱心专心由于成键轨道在轴的方向上重叠,因此形成σ键时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发生了最大程度的重叠。故σ键稳定性高。6、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σ键外,还能形成π键。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它们的成键方式俗称“肩并肩”。如图:由于其轨道重叠程度低于σ键的重叠程度,因此,π键的稳定性要小于σ键,π键的电子活泼性较高,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7、共价键的饱和性是指一个原子的一个未成对电子与另一个原子中的一个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后,一般来说就不能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即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饱和性决定了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8、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地沿着电子概率出现最大的方向形成。这就是共价键的方向性。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9、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由成键原子单方面提供所形成的共价键。要求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如:NH4+的形成,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旦形成之后,4个共价键就完全相同。10、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①根据构成化合物的微粒间是以离子键还是共价键结合的来判断。②根据物质的类型判断。绝大多数碱性氧化物、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等都属于共价化合物。但要注意(AlCl3)2等属于共价化合物,而NaH等属于离子化合物。③根据化合物的性质判断。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是离子化合物;熔、沸点低的化合物一般是共价化合物;溶解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等等。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也有可能含有共价键(包括极性键、非极性键或配位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肯定含有共价键(包括极性键、非极性键或配位键)(二)共价键的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概念意义键长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距离(米)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形成的分子越稳定键能对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