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9浙江4月选考,2,2分]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硫酸钡B.食盐水C.二氧化硅D.醋酸以强电解质的判断为载体,考查考生的辨识记忆能力。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12.[2019全国卷Ⅰ,10,6分]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本题以HCl在冰中的溶解与离解(电离)为载体,从HCl的电离、冰的氢键变化、c(H+)的计算等角度命题,考查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即能识别常见的电解质;应用实践能力,即能基于电离预测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与数量关系。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23.[2019全国卷Ⅲ,11,6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B.c(H+)=c(H2PO4-)+2c(HPO42−¿¿)+3c(PO43−¿¿)+c(OH-)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以H3PO4的电离平衡为载体,通过应用溶液pH计算c(H+)、质子守恒式的书写、平衡移动与电离度的关系、盐对平衡的影响,考查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即能将溶液中的平衡与物质组成、微粒种类和数量关联起来;应用实践能力,即能基于平衡移动规律,推测溶液中的平衡移动及其结果。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3考点2电离常数及其应用4.[2019天津,5,6分]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从c点到d点,溶液中c(HA)·c(OH-)c(A-)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本题以弱酸的稀释图像为载体,从平衡常数与酸性强弱的关系、酸性强弱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常数的表达式识别等角度命题,考查考生的学习理解与应用实践能力。解题模型:链接考法2命题角度15.[2020全国大联考]常温下,分别向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l/L的MOH、ROH两种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c)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b(MOH)的数量级为10-5B.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H+)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a、b两点对应的溶液,消耗盐酸体积:Va>Vb本题以pH-lgc图像承载解题信息,形式新颖,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相关计算和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推理、计算能力,考查考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解题模型:链接考法2命题角度26.[2018天津,6,6分]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c初始(H2PO4-)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O4-的分布分数δ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δ=c(H2PO4-)c总(含P)元素的粒子]。下列有关L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O4-、HPO42−¿¿和PO43−¿¿C.随c初始(H2PO4-)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D.用浓度大于1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LiH2PO4以图像为载体,从电离平衡、微粒种类判断角度命题,考查考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即能分析复杂溶液体系中的多个平衡及其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模型:链接考法1命题角度3;疑难6突破点3考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法1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主要考查强、弱电解质的识别,等浓度的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比较,等pH的强、弱电解质的浓度大小比较等。命题角度1强、弱电解质的判断1[2017浙江4月选考,18,2分]室温下,下列事实不能说明NH3·H2O为弱电解质的是A.0.1mol·L-1NH3·H2O的pH小于13B.0.1mol·L-1NH4Cl溶液的pH小于7C.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NaOH溶液和氨水,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