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中学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边》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基本要素.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并了解按边的相等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3.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会初步应用这一性质来解决问题。4.在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曾经认识过哪些图形?这些图形都可以分割成什么样的基本图形?(学生答:三角形)师说:三角形是简单的平面图形,也是学好其它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的学习,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开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边。(出示课题:三角形三边)二、了解概念加深认识1.根据你的认识和了解,你能概括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学生概括,师生共同补充。总结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下列三条线段组的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ABBCAC)(ABACBD)(ABCDEF)(ABBCCD)3.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要点阅读第63页及第64页的前两段。⑴三角形的记法⑵三角形的顶点、边、角的表示方法⑶三角形有几种分类方法,它们分别是怎样分类的?4.当堂检验自学效果找出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并用符号表示出来。⑴△BCD的顶点是-----------⑵以BD为边的三角形有------⑶以AD为边的三角形有------5.了解三角形的按边的相等关系分类及等腰三角形中腰及底边的概念。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教科书第64页探究题请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说明道理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几何语言:如a、b、c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就有a+b>c,a+c>b,b+c>a。四.尝试练习,体验成功例1.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⑴a=2.5b=3c=5⑵a=6.3b=6.3c=12.6⑶a=4b=5c=9总结: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的简单方法,用较小的两边的和与最大的边的大小比较。例2.讲解例题,教科书第64页例题。五、小结升华1.三角形的表示及按边分类。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的简便方法。3.当题中条件不明确时,应考虑分类讨论。六、作业:69页习题7.1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