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仿佛》教案上海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仿佛》教案上海版_第1页
1/2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仿佛》教案上海版_第2页
2/2
《仿佛》泰戈尔【自学指导】1.反复朗读,了解正话反说营造意境的作用,理解诗歌内容。2.学习本诗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来表达主题的方法,学习通过描写多种感受抒发情感的方法。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怀念和依恋,感受母爱的温馨,进一步培养感恩思想。【朗读课文】【课文简析】这首诗,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怀念和依恋。全诗三节,每节都以“我不记得我的母亲”起笔,然后分别选取三个生活场景,从歌调、气息、形象三个方面,表达了母亲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诗歌的第1节,作者写道:“在游戏中间”、“歌谣在玩具上回旋”、“晃动摇篮时”等。这些内容告诉我们,这一节是回忆“我”幼年时感受的母爱。第2节,诗人选取了特殊的意象:初秋早晨的合欢花香,暗喻母子和欢的温馨、甜美再者,诗人由花香联想到庙里晨祷的馨香,既自然,更见精妙:人人都知道,到庙里烧香祈祷,心情该是何等的虔诚,而作者此时此刻竟那么真切地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足见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切、之烈。第3节,诗人选取的环境是卧室,而且是“我”一个人在“外望悠远的蓝天”。起初诗人也许感到孤独,或许原本就是因为孤独而“外望”——渐渐地思念母亲、渴盼母爱的心荡漾开来,强烈起来。于是,正如母亲的眼光“凝注在我脸上”一般,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具体起来、真切起来。因此,孤寂的内心顿时开阔起来,温暖起来,仿佛觉得母亲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这告诉读者:虽然“我”过早地失去了母亲,但“我”并不孤单,因为随时随地,母爱都相伴相随,甚至弥漫在“我”的整个生活中,将“我”包裹,“我”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厚重而丰富的母爱。【思维训练】1.为什么每节都以“我不记得我的母亲”起笔?引出下面的内容,表达母亲始终在“我”的生活中,一直在“我”的心中。2.诗歌的第1节,是回忆“我”幼年时感受的母爱,其理由是什么?理由是:“在游戏中间”、“歌谣在玩具上回旋”、“晃动摇篮时”等。3.为什么诗人从“庙殿里晨祷的馨香”感觉到母亲的气息?因为母亲在孩子的心中,就像花一样美好温馨;而母亲对孩子的心,就像晨祷的人们那样虔诚。4.“母亲凝住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是什么含义?母亲始终在“我”的整个生活中,母亲一直在“我”心中,“我”一直想念她。5.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母亲为我哼的歌谣、母亲的气息、母亲的眼光。6.模仿本诗的格式和主题,再写一节诗。7.学习了这首诗,写一百字左右欣赏性文字。【课外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3.预习《陈毅市长》。【教学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仿佛》教案上海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