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8课《白雪公主》教材分析:白雪公主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顺着继母四次设计陷害白雪公主展开,白雪公主善良却不辨敌友;单纯却挡不住诱惑;受到朋友救助却不重视忠告;致使三次上当受骗,屡陷死境。故事告诉少年儿童要不受诱惑,分清敌友,保护自己,发展自己。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2感悟白雪公主的形象,引导学生感悟白雪公主的生活教训。教学重点:感悟白雪公主的新形象及生活教训。教学预想:本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多数学生比较熟悉,学生的认知不是从零开始。因此,教学重点不是了解故事情节,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白雪公主是一位美丽善良纯真的小姑娘,在学生心目中白雪公主的形象是完美的,依据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分析四次上当受骗的原因上,也就是感悟白雪公主的新形象,感悟白雪公主的生活教训上。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内容。(1)了解学生的已知上课时,教师可问学生:“谁读过或看过白雪公主这个童话?”(统计数据。)(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白雪公主这篇童话故事的熟悉程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个故事,可以让愿意讲的同学讲讲这个故事,这样既是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再问:“你印象中的白雪公主是怎样一个人?”如果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太熟悉故事情节,可让学生打开书,接龙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2)复述故事情节复述这个故事,体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可根据王后四次设计毒害白雪公主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准备复述一个故事情节,各组推选一人复述。教师提示:要抓住人物的语言详细复述,重点的内容可用文中的语句。其他学生评议,对缺少的故事情节,本组同学可以给予补充。2.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的形象。(1)感受白雪公主及王后等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复述(或朗读)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教师可问:“故事中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找依据。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找依据时,必然会抓人物的语言,重点分析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如果学生只是概括地回答,如:我喜欢七个小矮人,因为他们善良可爱,这样,就可让学生用原文回答;如果学生能准确地抓住人物的语言,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品味人物的形象。对王后形象地分析,抓住她是怎样陷害白雪公主的,重点分析王后和镜子对话的内容及其变化,来感悟王后的形象。(2)重点感悟白雪公主的形象预计学生对七个小矮人和王子的形象回答得比较准确,对白雪公主的形象可能回答不完整,多数学生只是能答出白雪公主善良、美丽、纯真,如果是这样,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面对王后的一次毒害,白雪公主为什么屡次上当受骗?这个问题可让小组展开讨论,预计学生能回答出,她禁不住诱惑,不听朋友的忠告,不辨敌友,过于相信别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对于以上人物的分析,学生先提到谁就先分析谁,在分析之中,加强朗读的训练。3.迁移训练,感悟白雪公主的生活教训在充分感悟白雪公主形象的基础上,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迁移训练:面对善美丽得的白雪公主,你对他有什么劝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附:教案教学内容和步骤学生活动内容及形式教学意图及形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谁读过白雪公主这个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在你的印象中白雪公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白雪公主这篇文章,看看大家对白雪公主的形象是否有新的感悟。二、学习新课1浏览课文,找出新王后四次设计陷害白雪公主的内容,看看结果怎样,每次毒害都是一个故事,请大家准备复述。指名复述2谁来说一说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从哪儿看出的?(结合课文找依据)学生举手回答指名讲故事漂亮、善良、纯真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准备复述一个故事。其他同学补充。猎人:善良,有同情心七个小矮人:善良、热情、勤劳、有爱心王后:阴险、邪恶、嫉导入新课为学新课作铺垫训练学生附属能力,感知课文内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