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VIP免费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3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3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3/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学习目标1、鉴赏诗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3、背诵全词。学习重点鉴赏诗词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学习难点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预习案学法指导:充分阅读,结合课文注释,品读全词;理解用典的意义,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一、课本助读1、作者简介:辛弃疾(1104—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1104年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距北宋败亡已经13年。祖父曾赞曾在金朝做客,但心怀宋室,常常带辛弃疾指画江山,要等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21岁,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辛弃疾乘机聚集成2000人起义抗金,后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南渡后,任地方官,一再奏表进言主张进伐,积极练兵备战,遭投降派反对和破坏。南宋朝廷对他起而又黜,罢黜后又用,但无论出事归隐,都从不放弃自己讨伐金国,恢复河山的政治和军事主张。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67岁志未遂而死去。词的总体风格:雄健、豪放。2、写作背景: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却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他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3、题目解读:“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二、预习问题设置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注意正音、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三、预习自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1鲈鱼()堪鲙()倩何人唤取()揾英雄泪()2、为了声韵和谐,词中多有语序倒置的句子。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四、我的疑惑探究案学法指导:紧扣全词内容,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用典的意义;分析诗歌意象、形象,体会全词所造意境,提出自己的见解,交流讨论。一、探究问题问题1: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各有什么作用?问题2: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词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二、拓展升华本词中如何表现作者的愤懑之情与爱国之情的?三、当堂检测诵读全词。训练案学法指导:反复诵读,熟记全词;进一步体会鉴赏全词。一、默写全词二、阅读下面这首词,按题后要求答题。南乡子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2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词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何作用?(2)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3)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