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科目班级执教人职称说课人(一)说教材内容及教材处理课题3、我的第一本书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学生在上了《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后学习这篇课文,因此,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在前两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以致用,自己学习。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能力目标:1、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德育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以新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为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教学重点: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以新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为依据。学生情况分析及对策班级学生数较多,学生语文基础差异较大。从上学期的成绩来看,语文成绩有所提高。优秀率和平均分比开学的几次练习进步较大。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小,主要表现为班级中有一半以上的男生有厌学情绪,学习不够踏实,成绩时好时坏,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自觉性不强,一定要老师再三督促才能有所改观。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问题的明确性,让学生的自己更有针对性。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先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其次,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局部,体味苦乐;然后;拓展、延伸;最后布置作业。(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工具)多媒体教学说教法本文比较通俗易懂,涉及的人和事容易理解。需要1个课时。作为教师我就从总体上把握,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在这篇文章中,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是重点。我就在课堂上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讨论,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说学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学生自读,圈点批注。(三)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2、识记重点字词:(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先让学生上讲台写一些生字、新词及解释,再展示老师收集的生字、新词。幽默(yōumò):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凄惨(qīcǎn):凄凉悲愤.奥秘(àomì):奥妙神秘.翻来覆去(fānf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温厚(wēnhòu):温和宽厚.(三)说教学程序三、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在布置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并探讨下面的问题:1、文章题目“我的第一本书”有哪几层意思?(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第一本课本)“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艰辛,人间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2、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分别用一两个词概括“书”中人物形象。祖母:风趣、诙谐父亲:温厚、善良乔之贞:好学、本份老师:厚道、糊涂二黄毛:性耿、木讷3、这些人物的出现,为“书”中的生活增添了什么色彩?明确:祖母的出现使贫瘠的生活透出点喜色,父亲的出现使暗淡的生活散发出暖色,老师的出现使枯燥的生活显得轻松,乔元贞的出现使艰辛的生活更为沉重,二黄毛的出现使板滞的生活富于变化。四、探究局部,体味苦乐学生自读,圈点批注。A、找出“书”中的苦与乐苦:生活的贫困,学习条件的恶劣,小伙伴的辍学乐:祖母的幽默,父亲的仁慈,老师的宽厚,大狗、小狗的陪伴对大自然的感应B、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这种苦乐掺半的生活?(我的童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