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备课时间:2007年4与月26日上课时间:月日●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通过诵读体会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的特点,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3.体会和揣摩本文成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斐然的特点。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思考、讨论、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马丁·路德·金“非暴力抵抗”思想:“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权利和机会,必须通过一些人的牺牲和受难才能得到。”但是,“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重点难点揣摩语言,体会修辞手法在演讲中的表达作用。●解决办法诵读感悟,讨论比较,咀嚼鉴赏。●学生活动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诵读、思考、讨论●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设想打破课文自然顺序,从课文中间切入,按以下顺序学习: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梦想——马丁·路德·金认为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在缜密的逻辑思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对文中大量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感受到作者激昂澎湃的感情对听众的感染力,排山倒海的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到作为演讲词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查阅有关资料。通读课文。1二、导入人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梦想是在喧闹的尘世中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空中楼阁”;诗人海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中痛苦煎熬,他的梦想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备受沙皇专制迫害,一生多次遭受流放的俄国浪漫诗人普希金,他的梦想是能像大海一样自由奔放……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他的梦想是什么呢?三、品味字音、字形、字义1、镣铐2、戳子3、磐石4、匿迹5、侈谈6、澎湃7、暸望8、骇人听闻9、义愤填膺10、安之若素1、镣铐(liào)2、戳子(chuō)3、磐石(pán)4、匿迹(nì)5、侈谈(chǐ)6、澎湃(péngpài)7、暸望(liào)8、骇人听闻:骇(hài):惊吓。使人听了非常吃惊9、义愤填膺:义愤:由于不合理或非正义的行为所激起的愤怒;膺(yīng):胸。胸中充满了由正义而激起的愤怒。10、安之若素: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一)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梦想段落范围(17--32段),明确后集体朗读。放演讲录音,感受激情、气势和氛围。学生再读。请同学根据六个“我有一个梦想……”,提炼或概括出作者梦想的内容。领悟作者在“梦想”具体内容安排上的内在逻辑性。“人人生而平等”引自《独立宣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是前提,是依据,只能放在最前面,为后面几个“我梦想有一天……”张本。品味排比、反复的修辞效果,体会繁复语言的表达作用。这六个排比,如长虹贯日,瑰丽绚烂(文采);如阳光普照,正大光明;如飞瀑直下,一气呵成(表达酣畅淋漓);如铁链相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引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可以和马丁媲美的人物--墨子在战国时代,他就提出了兼爱非攻思想,希望天下人人平等(告诉学生,在进行概括时,应注意一些议论句和总结句,因为它们能显露作者的观点)6个“我有一个梦想……”形成排比,如长江大河滔滔奔涌,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最后四段列举了美国的许多地名,为什么不简单的说“让自由之声从美国各地响起来”?而要用这这么繁复的语言呢?集会的25万同胞来自美国各地,马丁·路德·金演讲时列举美国的许多地名,说要让自由之声从这些地方响起来,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形成排比,很有气势。举例促进学生感悟繁复语言的作用: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