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第五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19.3梯形的判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教学课题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应用判定方法解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添加辅助线,体会数学转化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3、情感目标:经历探索梯形的判定条件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识记理解应用综合知识点1等腰梯形的判定∨目标设计使学生掌握“同一底上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判定方法,及其此判定方法的证明,会应用判定方法解题.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与问题设计情境1、等腰梯形的定义什么?它的性质有哪些?问题1、前面所学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基本上是性质的逆命题.等腰梯形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逆命题是什么?这个逆命题是否成立?能否加以证明?逆命题: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启发:能否添加辅助线转化为特殊四边形或三角形.引导学生写出已知和求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证明.方法(一)平移腰方法(二)延长两腰.方法(三)作两高.知识点认知层次问题2、解决梯形问题常用辅助线的方法有哪些?注意: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为熟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问题3、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有哪些?①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问题4、例2如图,梯形ABCD中,BC∥AD,DE∥AB,DE=DC,∠A=1000,求梯形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书108页)二、习题设计1、(落实知识点1)如图,梯形ABCD中,AD∥BC,∠A与∠C互补,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2、(落实知识点1)如图,梯形ABCD中,AD∥BC,点M是AD的中点,且MB=MC,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3、(落实知识点1)如图,AH是△ABC的高,E、F、D分别为AC、AB、BC的中点,试说明四边形DEFH是等腰梯形.4、(落实知识点1)已知:如图,点E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CF⊥BE交BD于G,F是垂足.求证:四边形ABGE是等腰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