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13-1-1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历史和未来人口总数上涨195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68%,少数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8%。2000年,世界人口达到了61亿,同时它正以每年1.2%(即7700万)的速率继续上涨。预计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85%,少数发达国家人口则占世界人口的15%。城市人口增长十分迅速--发展中国家超过90%的人口增长都发生在城市中。城市化:全球的趋势到2008年,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都将居住在城市中。到2030年,预计世界人口的60%都将居住在城市中。城市每天都会新增大约18万人。据估算世界上大约有十亿人口都是贫民,这些居住在城市的贫民中有7亿五千万人口是没有居住地和基本保障的。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1/3的人口都居住在贫民窟。世界上超过1/2的人口每天生活水平不足2美元。城市化:地域性比较尽管非洲大多数地区都是乡村,1999年仅有37.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城市人口增长率为4.87%1999年,亚洲人口的36.2%都被城市化,城市人口增长率为3.77%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其人口的50%。(统计数据来自世界银行)13-1-2案例: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课时:1课时。目的: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材料器具:方格纸,尺等。方法步骤:(1)阅读下列数据表:中国人口数量中国人口数量年代(公元)数量/亿年代(公元)数量/亿20.5519284.7074013931578176418490.480.600.602.004.1019491989199520005.4011.0012.0012.95(2)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讨论:(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2)预测:从1995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再翻一番所需时间将会是多少?如果保持这种增长速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13-1-3世界人口增长动态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上,过着茹毛饮血、渔猎为生的早期人类,大约每30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才能养活一个人,整个地球只能养活大约500万人。随着一万年前农业社会的出现和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有了一次较大的增长,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世界人口不到1000万。其后,由于农牧业的发展,世界人口稳步增长,到公元初,世界人口达到1.5亿,当时我国人口大约5000万,约占世界人口的1/3。在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又一次较大的增长,至今还在继续,其增长规模是有世以来最大的。据估计,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世界人口大约为2.5亿,经一个半世纪,到1650年增加一倍,达5亿人。1800年为8.5亿,1900年为16亿,1950年为25亿,1962年为30亿,1970年为35亿,1975年为40亿,1980年为44亿,1985年为48亿。到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已突破50亿。图6-8表明从文艺复兴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呈几何级数的,符合指数式增长模型。世界人口激增的标志之一是每增加10亿人口的相隔时间越来越短。从10亿到20亿(1850~1930年)约80年,从20亿到30亿(1930~1962年)约32年,从30亿到40亿(1962~1975年)约13年,从40亿到50亿(1975~1987年)为12年。其次人口加倍所需时间也在缩短。世界人口从5亿增至10亿(1650~1850年)约需200年,从10亿到20亿(1850~1930年)为80年,从20亿到40亿(1930~1975年)为45年。今后再翻一番的时间将会更短。再次,还表现在人口增长率在急剧上升。根据1975年的统计,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9%。如果以2.0%增长率计算,只要34.7年就使人口加倍,这就是说,假如世界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在35年以后,即2010年世界人口就达80亿。世界各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增长率是不相同的,表6-9为1975年世界各主要地区的人口统计。可以看出,非洲和拉丁美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其次是亚洲。非洲是属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地区。拉丁美洲出生率比非洲低,但其死亡率也低,故平均年增长率比非洲略高。上述三个地区的情况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它们的平均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而欧洲、北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分别只有0.6和0.9%。近几十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一般都比发达国家为高。经研究认为,西欧各国随着死亡率下降以后,其出生率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