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伪“制宪国大”;国共关系完全破裂;国民党制造的反对民主团结的暴行;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和决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2.能力方面:(1)通过讲述、分析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横向联系的能力。(2)通过分析国统区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国民党政权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伪“国大”的召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和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蒋介石对内独裁统治,反共反人民,对外卖国投靠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2)通过对国统区爱国民主人士为了民主和平而流血牺牲精神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4.学生指导方面:通过本节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反映国统区的危机加深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方法。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伪“制宪国大”是重点。根据政治协商会议达成的协议,规定国民大会应当在全面停止内战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国民党违反政协协议,一党包办召开国大,国此是非法的,故称伪“国大”,所制定的“宪法”是伪“宪法”。伪“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因此,“制宪国大”及其伪宪法遭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使学生进一步看清蒋介石在政治上已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2)国统区严惩的经济危机是重点。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民渴望和平建国,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然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把本应投到国家建设中的资金用来打内战,给中国经济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使国民政府经济形势不断恶化,最后导致总崩溃,同时也加速了其政治统治的灭亡。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崩溃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发生和政治统治的危机。认识国统区的经济崩溃与国民党政权灭亡之间的关系。2.难点分析:第二条战线形成过程。内战爆发前后,蒋介石对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采取了血腥镇压的政策,制造了一系列血案。(这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指示国统区的党组织要用心爱心专心“善于运用斗争策略”,“利用合法斗争形式”……“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第二条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主要的是反美反蒋斗争包括:“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爱用国货、抵制美货”运动;“五·二0”学生运动;台湾“二·二八”起义。民主运动的中坚力量是爱国学生。第二条战线是相对于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即第一条战线而言,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配合着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作战,给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以深重打击,从这个角度,让学生体会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课堂教学设计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一党专政,一人独裁的方针,对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但都遭到了失败,蒋介石集团更加孤立,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了重重危机。(板书第二节课题)?一、国民党“制宪国大”的破坏师: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晋察冀边区的首府张家口后,蒋介石便下令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伪宪法,所以,这次大会又被称为“制宪国大”。这次会大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拒绝参加,“制宪大会”通过的宪法一公布,马上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谴责,当时的《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还说蒋介石单独召开“国大”,“乃是蒋介石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失败”。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第101页“阅读与思考”)生:(分析教材,掌握教材内容,互相讨论,发表意见)师:(引导学生了解“制宪国大”的非法性,伪宪法的内容)按照政协决议国民大会应当在组成联合政府之后由各党派共同召开,然而国民党却一手包办,所以是非法的。伪宪法取消了人民民主自由的保障,违背了政协协议的联合政府责任内阁制,恢复了总统独裁制;违背了政协协议的地方自治原则,实行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