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的地理教师王楠,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的《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我将从以下七方面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根据人教版教材的设置,八年级下册主要学习的是中国的区域地理,而六七八章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尺度进行划分的。今天我主要说的是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这一章主要选取了四节的内容,分别是以直辖市为代表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以优越地理位置取胜的特别行政区,港澳;以省为代表的祖国神圣领土,也是本次说课的主题台湾省;以自治区为代表的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湾省的学习是北京市和港澳的延伸同时又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元规定选学我国部分区域,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而本章只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根据2011版课程目标与旧课标的对比,发现新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从说明变成了认识,降低了学生的难度,更加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根据全日制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本课的内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了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和资料,培养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2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相结合,培养合作精神,发挥集体学习的最大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二、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接受新鲜事物快,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较多有关钓鱼岛的纠纷问题。台湾岛的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但是对于台湾整体环境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并且不是系统。基于这种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和台湾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包括了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本学科的知识基础:七年级下学期学习过了世界的区域地理,尤其是第六单元第一节对于日本的学习。可以和台湾省作类比,找出它们的异同。其他学科已有的知识:七下历史第三单元第18课学习了《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七年级语文课文补充知识《乡愁》都为台湾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根据本学科的知识,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置为台湾省的经济类型。三、教学模式根据王敏勤教授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和谐教学理论,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达标”的基本策略,我校制订了符合本校的初中地理新授课的适用模式:立体导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其中的核心是课堂三要素: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根据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又制定了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策略,即:三真三实一及时。三真:真思考、真合作、真理解三实: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一及时:评价要及时四、教学设计结合《台湾省》一课教学设计来说明初中地理的新授课模式:时间预设:一、立体导入、明确目标;4′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5′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6′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10′五、课堂小结、当堂达标。10′下面我就具体到每一个环节中进行说明:(一)、立体导入、明确目标;4′立体导入:1.观看钓鱼岛视频,让学生找出台湾省与台湾岛的差别。2.对比台湾省和日本的相关性,找出二者的异同。【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对旧知日本的复习对比使学生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从而引出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确目标:根据课标的解读以及学生的学情,有关本节的学习目标分为2部分,即: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