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试剂、原理、仪器、收集)。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真题引领——感悟高考真题··········································1.(2019·江苏高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C[A项,Fe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错误;B项,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错误;C项,SO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O+SO2===(NH4)2SO3+H2O,正确;D项,室温下Na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错误。]2.(2019·浙江4月选考)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mL氯气、20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A[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的氯气,故20mL水只能溶解大约40mL的氯气,A项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CuSO4·5H2O转化为CuSO4,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B项正确;双氧水将含+4价硫元素的微粒氧化为SO,SO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C项正确;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MgO和C,D项正确。]3.(2019·北京高考)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B[A项,除杂时发生的反应为Fe+2FeCl3===3FeCl2,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除杂时发生的反应为MgCl2+2NaOH===Mg(OH)2↓+2NaCl、NaOH+HCl===NaCl+H2O,上述两个反应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项,Cl2能溶于水且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水除去Cl2中的HCl,错误;D项,除杂时发生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错误。]4.(2019·全国卷Ⅰ,节选)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温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ABCD(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____________,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____________,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解析](2)铁与硫酸反应,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由于温度要控制在80~95℃,应选择水浴加热。铁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物,与酸反应后生成酸性气体H2S,应该用碱溶液吸收H2S气体,为了防止倒吸,应选用C装置。(3)铁与硫酸反应后生成硫酸亚铁,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Fe3+在水中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为了抑制Fe3+水解,溶液要保持较强的酸性,使用H2O2的优点是不引入新的杂质。(4)硫酸铁溶液与固体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铁铵,为了从溶液中得到硫酸铁铵应将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答案](1)碱煮水...